看着舒泽跃跃欲试的模样,孟子涛有些好奇地问:“怎么,你对它有兴趣?你先前不是说你不买犀角或者象牙制品的吗?”
舒泽说道:“我说的是不买当代的,以前的又没说不买,别说你不会买啊。”
孟子涛呵呵一笑:“我以前又没说过我不买。”
常言道,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因此,对于现代的象牙、犀角等制品,哪怕再好,孟子涛都不会买,但就像舒泽说的那样,他也不会死搬硬套,像明清时期的犀角品,他还是会买的。
不过,这个时期留传到现在的精品之,可不多见,孟子涛也没有机会购买到。
舒泽说:“行了,先回答我刚才的问题。”
“你可能要失望了。”孟子涛嘿嘿一笑。
“是赝品?可是我觉得水平不错啊,而且也挺厚重的。”舒泽十分惊讶。
孟子涛说:“赝品到不至于,我觉得应该是一件仿品,年代应该在民国时期。”
武远饶有兴趣地问:“为什么……”
孟子涛正准备回答,就看到台上的刘老走到展台,开始现场鉴定,为了避免打扰他,现在顿时安静了下来。
过了片刻,刘老抬起头来,问道:“好了,大家都说说各自的意见吧。”
“我认为是真品……”马上,就有人站起来,谈了自己的看法。
这人说过之后,又有人站起来,同样也说是真品,并对第一位发言的做了补充。
接下来,有一位谈了不同的看法,不过说的理由有些牵强附会。随后,大家都闭口不言了,从态来看,绝大部分人都认为这是一件真品。
刘老不动声色的环顾了一下四周,看到孟子涛时,和颜悦色地说:“小孟,你能否谈一下看法。”
在这之前,孟子涛其实也被几位老人叫出来发言,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郑安志的缘故,当然,他们可不会觉得孟子涛会出丑,完全是为了帮助提升孟子涛的名气。
而效果也确实比较好,原先,大家对孟子涛的印象,还留在郑安志的关门弟子上,自从孟子涛发表了几次看法,并且结果都对了之后,众人看他的目光就变了,许多人都生出了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感觉。
孟子涛出没怎么客气,说道:“我谈几点看法,首先。袁尚卿为清朝宫廷雕刻艺术家,和包天成、周文枢、尤侃等人齐名。其雕刻品刀法老到,这件品刀法老到确实有了。但缺了一些韵,比如说……”
谈了几点之后,孟子涛接着说道:“最后,袁尚卿的品留下的款识,基本为篆书‘尚卿’和楷体‘袁尚卿制’款。篆书的‘袁尚卿’款有没有,我不能肯定说没有,但至少我从文献和实物中,没有遇到过。”
“综上所述,我认为这是一件仿品。从包浆等方面来看,我觉得,可能是晚清、民国时期的仿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