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双鹰图是水墨绢本,从特点来看,应该是明朝时期的一件佳作。
此图用墨线勾勒,点厾皴擦,一气呵成;鹰姿准确生动,倚轻倚重,应简应繁,笔笔均有着落;构图大胆开张,颇具动势。此件作品沉着稳健,韵致潇洒,技法娴熟,张力十足。
然而可惜的是,不知是保存的缘故,还是其它的原因,没有题跋和落款,这就导致,孟子涛不好确定作者是谁。
好在他有异能,可以从异能给出的时间和价值,以及画作的风格,来推断这幅作品的作者。
很快,孟子涛就得出了这幅双鹰图很可能是明代画家林良所作。
林良是明代著名画家,他因善画而被荐入宫廷,授工部营缮所丞,后任锦衣卫指挥、镇抚,值仁智殿。
其绘画取材多为雄健壮阔或天趣盎然的自然物象,突破宫廷绘画精细写实的画风,吸收南宋梁楷、法常和元代王渊、张中的写意笔墨,在树石形态与勾勒皴法方面兼收南宋院体、明代浙派大斧劈皴的遗风,以淡素的水墨胜出,别有一番雄强风味,在我国绘画史上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领域。
因此,林良也成为岭南地区第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开宗立派的画家,与吕纪并称“林良、吕纪,天下无比”的美誉。
“怎么样?”季诚和问道。
孟子涛说道:“因为没有题跋和落款,并不能肯定作者是谁,但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这幅画是一幅佳作无疑,而且很有可能是出自名家之手。”
这是很正常的说辞,总不能他马上就肯定的给出作者的名讳,这就反常了。
季诚和好奇地问道:“哦,那这幅画的作者你有没有人选呢?”
因为将来要跟季诚和合作,当然,孟子涛也没有隐瞒的打算,他就如实说道:“我认为有可能是明代的作家林良的作品吧。”
季诚和以前一直在羊城工作,也听说过林良,闻言一惊:“如果是林良的作品,那这幅画的价值最少有几十万吧?”
孟子涛说道:“肯定不止,如果是林良的作品,以它的尺幅而言,价值至少上两百万吧。”
季诚和马上接过话道:“那这幅画一直悬挂在这里,有没有影响?”
孟子涛说:“影响肯定是有的,好在这里经常打扫,环境不错,保存情况还算可以吧,不过再这么下去,肯定会加速它的老化。”
说话间,服务员开始上菜,大家也没多说什么,开始品尝美味佳肴。
本帮菜的特色可有用浓油赤酱(油多味浓、糖重、色艳)概括。常用的烹调方法以红烧、煨、糖为主,品味咸中带甜,油而不腻。
不过,现在受到世界饮食潮流趋向于低糖、低脂、低钠的影响,本帮菜油、糖的投放量明显减少,以符合现代人饮食口味。
这里的本帮菜也是经过改良的,比较符合现代人的口味,但又不失本帮菜的特点,确实有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