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九节 贸易(2)

作者:要离刺荆轲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因为,在汉匈开战前的那七十年中,汉家的丝绸和漆器,早就通过各种榷市,流入匈奴,进而培养出了匈奴国内的消费群体。

别看匈奴人,一直在嚷嚷什么‘汉朝人的糖衣炮弹,腐蚀不了骄傲的引弓之民’。

但身体却是很诚实的忍不住买买买。

更不提,在匈奴国内,还有着大批的投降汉军将领、贵族、官吏。

这些人,可受不了吃羊肉、奶酪,穿羊皮袄的蛮夷生活。

哪怕投降,也要锦衣玉食,高粱牛肉,不可或缺。

匈奴人为了笼络这些人,从赵信时代开始,就从汉室商人手里大量购买丝绸、漆器、中国美食。

再说,匈奴帝国也需要通过丝绸贸易来获取资金。

所以,仅仅是匈奴这个大客户,就已经足够汉室商人赚的了。

而来自整个欧亚大6的庞大需求量,更是几乎没有止境的。

所以,张越也是自信满满的道:“以臣愚见,若是国家做好规划,以目前的贸易量来说,休说扩大十倍,便是百倍也是可以的!”

现在的贸易量,其实也只是看上去很大而已。

但仔细研究,就会现,其实规模也就那样。

丝绸贸易,每年不过几万匹而已。

这么点量,别说满足整个欧亚的需求了,恐怕连西域王国的需求也满足不了。

“果真?”天子一听,立刻激动起来。

十倍就能顶一个田税,百倍岂不是可以撑起整个帝国了?

“应该是可以的!”张越拜道:“只是陛下需要做好规划和限制,特别是要抓紧茶种、蚕种的出口禁止,不许一粒茶种、一枚蚕卵出玉门!”

“若陛下放心,臣愿意牵头,来制定一个禁止出口的名录名单……”

这禁止茶种和蚕种出境,是在汉室得知了丝绸和茶叶在域外的名贵后下意识的反应。

自汉开始,直至满清鸦片战争时期,在漫长的时光中,无论怎么改朝换代,茶种和蚕种,始终被中国统治阶级控制在手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