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节 变化

作者:要离刺荆轲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一年四季,有起码三百天,这些道路是处于瘫痪状态的。

因为,冬天大雪封路,春天冰雪消融,道路泥泞,至于夏季?大雨倾盆,河水泛滥……唯一可以正常通行的时间,不过秋天的两个月多一点。

至于南方,日南郡和交趾郡,朝堂虽然派了官员过去。

但,出了城市就是百越生番的活动范围。

而且,数十年来,这两郡的汉化进度,近乎是原地踏步。

甚至还不如南越王国时代,赵家推动的越人诸夏化的速度!

证据就是,交趾郡和日南郡治下的百越部族,在现在绝大部分依然听不懂,也不会讲中国雅语。

连语言都不通,就不要指望,当地的人民会觉得自己是诸夏的一员了。

至于西南地区?

已经被士大夫们给安上了‘不毛之地’‘贫瘠之所’‘化外蛮夷’等无数顶帽子。

在正常的历史中,此地很快就被士大夫们放弃了。

终西汉一朝,长安高贵的士大夫们,甚至连看都懒得再看西南地区。

所以,到了三国时期,竟需要诸葛亮七擒七获,才能安定西南之心,让各部顺服。

但在现在,一切都变了。

因为夏季旱灾,长安忽然发现,西南地区居然存在大量的可食用的粮食!

由是,对西南的重视,终于攀升了起来。

虽然,还没有达到当初,以为可以从西南地区,前往身毒时的狂热程度。

但,长安的朝臣和决策者,终于愿意正视此地,并打算张开怀抱,接纳西南诸国,愿意承认他们也是诸夏一员了。

当然了,还是有些嘴硬的士大夫,固执的认为,西南诸国,不在禹贡之图,也没有周天子的册封,算不得诸夏。

不过,他们已经无法再形成强大的舆论,并建立联盟,从而影响国家的政策了。

面对西南地区每年可以提供百万石级别的粮食,以供应关中食用的未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