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举着长戟,大步向前。
与此同时,队列之中,不知道是谁,唱起来关中传唱无数年的古老歌谣:“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臣……”
很快便成为大合唱。
徐大也挺起胸膛,加入其中:“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歌声悠扬,声闻数十里。
一路高唱着战歌,四百余人沿着驰道,列队向前,很快便走到了临渭乡的乡界。
迎面,开来一支队伍。
数百人的阵列,同样严整有序。
而且……
比起临渭乡的民兵,这些人更多了些杀气和不可一世的气势。
远远的,他们的歌声也传了过来。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歌声苍茫,雄壮而威武。
透着层层杀机,流露着自身的骄傲。
徐大被这歌声震得脚下的步履,都有些松弛了。
…………………………
“枌榆社?”杨可骑着马,走在前面,听到歌声,眉头一皱。
在关中地界,敢唱这首秦代战歌,而不怕被人穿小鞋的,也就是枌榆社的人了。
谁叫,枌榆社是帝乡呢?
高帝的子弟兵们,便是唱‘大秦万年’,也没人能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