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何以解封?战略资源!

作者:再来一盘菇凉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封杀这种事情放在梁镓辉与一些普通电影人身上确实是极为残酷和绝望的事情。但对于身为八大片商之一的学者电影公司来说,并非不能周旋。

前一世新艺城为了利益都可以帮梁镓辉解封,吴孝祖不信身为地头蛇的蔡松淋做不到。

唯一的一点就是梁镓辉是不是值得有人为他出手!

况且,1987年开始,湾湾也会允许民众回大陆探亲访友。这种大趋势下,梁镓辉的这点问题实际并不算问题。

相信有足够的筹码,蔡松淋和学者电影公司会乐意帮这个忙。

财帛动人心!

如果他们认为梁镓辉能够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利益,别说解封。就算是给梁镓辉颁发一个“爱国人士”的招牌都不是不可能。

世界上很多事并非没有缘由,利益就一定是最大的理由!

看着梁镓辉心事重重的离开,吴孝祖揉了揉额头。这一次湾湾之旅,心力交瘁。

梁镓辉无疑是如今吴孝祖手中为数不多能拿得出手的“战略性资源!”

他有演技,也有观众缘。梁镓辉在90年代初3年内连拍38部戏,且票房都很客观。就已经说明一切了。所以,不管是出于朋友立场,还是商业考虑。

梁镓辉被解封对吴孝祖来讲都是一件很有利的事情。就算卖戏约都能捞一笔。如今新艺城捏着周闰发几部戏约,不知让多少电影公司眼红。

后来李修苋靠着周星星的合约,简直不要太赚。千万票房只需付出几十万的片酬就可以。

最后一转手,生意人都没这样好赚。

电影市场太热,港岛电影公司如雨后春笋滋生,各种挂靠在三大旗下。吴孝祖想着如果真的出现第四家院线,自己要何去何从?

如果从观影人数来看,1982年开始,港片就已经开始进入蓬勃发展期。从这一年开始,港片观影人数成几何增长,观影人数高达3000万次。

但从票房来看,1986至1995年才是真正的黄金巅峰时期。1981年票价首次突破两位数,然后每年都高涨,1982年12块、83年13块,到了86年已经到了19.5的价格。

控制戏院票价上涨的第一是三大院线,第二就是戏院协会!估计票价还会上涨下去。蒋家身后站着很多小戏院的支持。蒋祖怡这个会长和戏院协会就是为了制衡三大院线。

他也庆幸自己回到了1986年。如果在此之前,要不就被三大招安,要不就最好自求多福。独立制片这条路在当时很难走活下去。

但如果真的有人搅浑这潭水,投资方面有大水喉撑,独立制片或许会活的很滋润。

“电影分级制度!”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