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泰龙耸耸肩,目光扫过对方诚挚的脸,低头吸了一口雪茄,烟雾中,脸色忽明忽暗,“不过,恕我冒犯,我很少看亚洲电影……在此之前,并没有太过了解你……”
“约翰是个很棒的导演和制片。”
凯奇笑着道:“我之前也没想到会在戛纳碰见。说实在……早知道我可能会提醒大卫,这里可有个劲敌。”
谁都知道,大卫芬奇的《我心狂野》是本次金棕榈的种子选手。
但,不可厚非,吴孝祖在戛纳的牌面也不小。
“当然,《七罪宗》的几场点映,效果都不错。收获了不少影评人的好评。在《每日银幕》承办的场刊上拿到了3.0的高分,同比《我心狂野》的2.6分甚至略高。”哈维笑着抿了一口杯中的红酒。
戛纳的场刊的打分评审团队来自法国、意大利、德国以及英美,大多来自《时代周刊》、《每日邮报》、《洛杉矶时报》、《视与听》、《正片》这种专业媒体。
实际上,满分4.0的前提下,《七罪宗》与《我心狂野》这两部电影的场刊评分都算是非常优秀了。毕竟在场刊的历史上,零点几分,一点几分,比比皆是。
“场刊分数可不作数。”
吴孝祖微笑的摇摇头,“这个分数只能代表这些邀请而来的影评人的个人口味,并不能代表影片好坏,更无法成为预测影片是否能获奖的元素……”
他笑着帮史泰龙倒了三分之一红酒,开着玩笑道:“场刊得分和最终奖项之间属于‘非线性关系’,况且,我也很喜欢凯奇你主演的《我心狂野》。”
“我想我明天该去看一场才行。”史泰龙笑着点头致谢,与其碰了一杯。
“那是我得荣幸。”吴孝祖微微颔首,并没有多说其他。
他确实是想要迫切的融入圈子,尤其是美国独立电影圈子。
面前这位史泰龙大肌霸不要以为他就是一个普通动作巨星。
他本人在美国独立电影圈实际上人脉非常广。至于说尼古拉斯凯奇,这时候也是厮混在独立电影圈,并没有真正彻底走向主流观众眼中。更不要提哈维这个老色胚了。
还是那句话。
吴孝祖有意搭建自己的人脉,但他暂时还需要向bigseven证明自己。
90年代,美国独立电影圈子是一片蓝海。在此之前,伍迪艾伦这群老家伙只是把独立电影当做自嗨的场所,相当小众……90你初,独立电影才真正开始发迹,展现出自己独特的‘小搏大’的潜力。
这才有了后来的goodmachine(焦点电影公司前身)、湖岸影业、狮门影业、顶峰娱乐、新线电影公司、相对论娱乐以及大名鼎鼎的梦工厂的出现!
尽管后来都逃不过巨头的魔爪,但也证明了90年代独立电影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