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也是他第一次开始学习国外电影节的场刊,大力投入支持《金像奖特刊》。
这次吴思源邀请他进入筹备小组,他也是负责相关方面,金像奖也在第11个年头,开始有了自己的专属场刊——《影像》。
这本刊物,不单单在电影节期间增刊电影特刊。
还专门挂名在《看电影》杂志下进行出版。
常用总部设在港岛演艺学院旗下,同时特邀京城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魔都戏剧学院及台大戏剧系协同筹办。
立志成为华语第一本专业性电影杂志,关注理论开拓、研究、探讨。
每两月一期,不单单局限于华语电影。
还包括亚洲和世界电影。
对标的是东瀛的《电影旬报》和《映画艺术》,展望的是《视与听》、《正片》和《电影手册》。
当然,主编方面人选各异,不过吴委员长已然被确定邀请为杂志顾问之一。
整本杂志要说赚钱……基本不可能。
基本要靠社会募捐,同时为了保持公平公正,并不接受电影公司捐助,全靠金像奖筹备委员会批款。
总之各方互相‘制衡’,争取能够有一个相对公平的学术和理论讨论环境。
吴孝祖也是认同这个观点。
文雋肯定没有这个面子。
但是借着华语第一位奥斯卡最佳影片得主吴委座的胆子来号令江湖的胆子他是有的……而且很大!
毕竟,无论是从历史地位还是个人荣誉,吴孝祖那可不是一次二阵一次三阵的水准。
他基本上可以算是……划掉,已经是如今华语电影领袖级人物之一了。
之所以有之一,自然是因为他的年龄。
现如今,限制他历史地位的无非就是还活着……
不论怎么讨论,年龄绝对是历史地位很好的一个标准,随着吴氏门徒们开始一一的成长起来,相信未来——天下何人不吴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