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9章 《大佬》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

作者:再来一盘菇凉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第二部《跛豪》?”

不管怎么说,《跛豪》确实是打开了港产枭雄片的序幕,最近一年,上映了超过十几部枭雄传记题材的电影,永胜更是逮到四大探长等相关人物薅羊毛…

所以市场上对于《大佬》的预估基本上就是《跛豪》的套路。

确实是。

最起码在许多港片电影人眼中,《跛豪》无疑是枭雄片的顶峰了。

其实枭雄片往前推,早在1975年,吴思源导演的《廉政风暴》便是港岛六七十年代之交为背景的一部影片,算是枭雄片最早的遥远记忆。

当然,这一世枭雄片的定义还是因为麦党雄的这部《跛豪》。

甚至与上一世略有不同,这一世吕良玮在吴孝祖的几部电影中出现,算是磨炼了演技,所以这一世,凭借着跛豪的这个角色,他获得了金像奖影帝的荣耀,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让这部电影竖起了很标志性的一杆大旗。

港岛这些跟风的枭雄片也皆是如此套路。

《五亿探长雷洛传》、《五亿探长雷洛传ii父子情仇》、《蓝江传之反飞组风云》以及即将上映的《四大探长》,还有永胜的《赌城大亨》系列都是按照这样的模板在拍摄。

观众也都觉得吧。

枭雄片这样拍摄出来确实很爽就是了……全都是以真实人物、真实事件作为原型,描写廉政公署成立之前黑帮头目的犯罪行为或者早期警队的贪污情况。属于带有传奇色彩的准人物传记片,亦真亦假。

许多观众对于《跛豪》的感觉,也都认为这是一部难得有史诗气质的作品。

毕竟,港岛这座城市自有其独特的发展历史,枭雄片算是少有的、能够承载这座城市历史记忆的电影……所以也就少见多怪。

吴孝祖不太认可。

这些影片看似的史诗气质无非就是一种似是而非对于那段历史的演义,既不史诗,也不气质。

或者下一个定义吧。

港岛电影人本身就不擅长处理这种带有纪实色彩的影片,纪实的结果往往是戏剧性被弱化,而心理深度又未能充分展现。

所以他们拍伟人、拍南昌起义,会拍出那种拿着西瓜刀对砍的古惑仔气质来。

大概可以武断点说,他们对于这段历史没有信仰和认识。

这是骨子里缺少的沉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