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姜文焕武力值很高,但从来没想到高到这种地步,这....
这是人?
单刀匹马在戎狄最擅长的野战中把他们杀得喊祖宗?
满朝文武心中俱都一凛。
闻仲大笑道:“方外蛮夷皆是畏威而不怀德,以往边境诸侯以和为贵,不愿起争执,便是吃了亏,也不敢言,只会助涨戎狄气焰,如今我大商痛击戎狄,他们必然心怀畏惧!”
沙场宿将鲁雄也不由得甘拜下风。
倘若黎郡郡守换成了自己,戎狄来攻,他倒有百分百把握据城而守,可他做不到以一次征伐,让戎敌胆寒,更是得到黎郡将士信赖,收拢百姓之心。
姜文焕....真的不一般!
唯有上首的子受缓缓道:“只凭一人奏报,未免有些操之过急了。”
他还抱着一丝希望,也许姜文焕好大喜功,故意夸大了战绩呢?
这是很有可能的,毕竟姜文焕才十七岁,立功心切,可以理解,而且自古以来就有夸大战功的传统,勉强守住城,也能说成退敌千里,军民一心。
朝臣们冷静下来,陛下说的在理,即使一切属实,他们也不能因此骄傲自满,何况还没有探明消息呢?
没过一会儿,殿外头又有传令兵,来自黎郡附近的诸侯。
“陛下……如何?”当驾官小心翼翼地询问,这些人应该也是来送战报的。
“传。”
他漫不经心的听着传令兵上奏。
奏报基本与方才所言无差。
姜文焕退敌千里,对诸侯而言只有坏处没有好处,他们没道理夸大战果。
诸侯很聪明,除了详细报道了战果,还为姜文焕请功。
不惜大加赞美之词,简直夸成了千古一将,非得封侯不可。
这样一来,黎郡又有了黎侯,而且姜文焕本身就是东伯侯之子,在诸侯们看来,应该不会赞同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