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有雨 第二十七章 百子宴

作者:老白干不酸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轰。”

百子书院的大门应声而倒,激起一片的尘土,淹没王逸与马顺的身形。

“胡闹。”

这时候,一道声音自书院里面传来。

书院先生在听到这声音之后,立马收了异象,随后对着转过身拱手道:“见过韩先生。”

王逸顺着声音看去,却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拄着拐杖,慢慢悠悠地走到书院先生的面前,缓缓拿起拐杖,对着那人就是一棍子。

“萧彦生,你真是胡闹。”

老人恨铁不成钢地说道,一副恨不得将萧言生肚子里圣贤书都打出来的样子。

萧言生硬生生受了老者的一棍子,没有后退,导致头上有一处地方,现在还是有些乌青。

马顺第一时间对着老者执晚辈礼,恭敬道:“敢问先生可是韩非,韩尚书。”

韩非在大明朝可是一个让官吏头痛的名字,韩非出身正统儒家,在了解诸子百家后,却是一位主张法家与儒家相结合的读书人。经科举正途,进入朝廷。老者年轻的时候任刑部尚书,兼任内阁大学士,在朝中可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对于官吏的事情,老人是油盐不进,刚正不阿,说定罪就定罪。谁求情都不管用。

最出名的还是老尚书夜审安宁驸马。安宁驸马是当时太宗皇帝的妹妹福安公主的丈夫,仗着身份与权势,当街打死一位冒犯自己马车的男子,被抓入刑部大牢。当时的太宗皇帝想为自己的妹夫求情,老尚书只说了一句话,“陛下若是信不过老臣,只管罢了我的官,否则老夫就要管到底。”直接给太宗气得连续砸了几件进贡来的价值连城的宝物。

最后驸马被判处流放,太宗从此以后更是对老尚书敬重有加。

但是这都不是马顺对老尚书礼敬的原因,因为当年太宗皇帝决意取消锦衣卫地位的时候,是老尚书脸上三道奏折劝谏太宗皇帝,虽然没有成功改变太宗的心意,却也是雪中送炭。

韩先生一听,摆摆手,“什么韩尚书,现在只有一个教书的糟老头子,不必多礼。”

马顺还是保持着原来的样子,“谢过韩先生为我锦衣卫仗义执言。”

韩先生略加思索,而后道:“多少年的旧事了,你们还记在心里呢啊。”

“未敢忘记韩老先生的大恩。”

韩先生挥动着袖子,看着王逸说道:“可是幽州人士,王逸。”

王逸拱手,施了一个正宗的儒家弟子之礼,“正是学生。”

“好。”韩先生抚摸这胡须,打量着这个最近正处在长安城风口浪尖之上,即便是自己这个不问世事多年的老人,都听过大名的年轻人,倒是不卑不亢,有读书人的气质。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