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六,你得想个法子,好好治一治那个短命鬼!奶奶告诉你......”
“奶奶!”
张六莘打断了钱氏的控诉,压低声音耐心道:“上次我就跟你说过了,小九不用我们动手,自会有人去对付,你这又是何苦呢,不但惹怒了爷爷,还把自己也给气出病来了。”
“奶的乖孙诶,你以为奶奶是在危言耸听吗?我告诉你。”钱氏激动的抓着张六莘的袖子,气喘吁吁道:
“你知道村长过来怎么跟你爷爷说的吗?咳咳咳.......”
“村长说,那个短命鬼有三好:一是记性好,那个短命鬼在祠堂和杜家村的人对峙时,他说出的律法,村长说回家对过书籍了,一字不差,一字不差呀!这还是他在病床上偶尔听到的,就一字不差的记住了那么多年,这说明什么?”
钱氏越说越激动:“说明只要他把身体养好,把精力花费在读书上,至少只需要背诵的童子试,他准能考过。他一旦考上,你说,那松木庵的老货是支持他的亲孙子,还是隔房庶出的孙子?”
“咳咳咳”
“村长还说了,那个短命鬼第二好是有韧性,他病了多年,性情非但没有变得颓废乖张,反而还很温顺,最后是说那个短命鬼能够提出自己供自己科举读书,这是天下男儿最难得的骨气。”
张六莘神色变幻,最后自信坚定道:“奶奶,您这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难道你孙子十几年的苦读还比不上小九,他再厉害,四书五经也是需要时间打磨消化的,奶奶,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把我娘接回家里来。不然,你势单力薄的,对上大房,还是讨不了好。”
钱氏想起夫子一直以来对自家孙子的赞誉,心里稍安,不过还是有点不放心,想要再劝,张六莘却扬手止住:
“奶奶,您这次就听我的。”
......
张九莘见张六莘从钱氏房里出来就直接进了书房,就连晚饭也是三丫送进去的,便猜想他可能得知杜氏被送回娘家,心里不好受,所以便没有前去打扰。
就连老爷子也是如此,只是简单的问了张六莘几句学堂上的事情,没有像平时一样还考究一翻学业情况。
一夜无话。
第二天栓子想趁着钱氏还病着,把家里活忙完,便到隔壁打短工,一天能挣八十文,还可以补给张九莘读书所用。
所以栓子把竜果子背到村口的榕树下,便去山上割猪草去了,只留张九莘在原地等待张大爷的上县城的牛车。
“驾!”
张九莘听到马蹄声,还以为是张大爷来了,回头一看,却见一头戴方巾,身穿簇新的湖罗衫的一少年驱马而来,近了,才发现来人正是盲婆婆驱鬼那天给她解困的傅一凡。
“傅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