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了,你看小九虽然是昏迷了,可是这气色我却瞧着一日比一日好,这便是好事,快别哭了,若是小九意识清醒着,听到你这么伤心,可要心焦的。”杨氏转身伸手摸了摸床上张九莘的脸庞:
“嗯嗯,我不哭,我不哭。”
吴氏抽了抽鼻子,止住了哭泣,眼泪却无论也止不住,杨氏见此,只得转移话题,其扫了眼屋子,道:
“弟妹,栓子呢?刚回来几日,我看他寸步不离的守着小九,怎么这几次来都没看见他。”
“上山去了。”
吴氏语气淡淡的,显然她是责怪栓子的看护不周,才导致小九昏迷。
杨氏在心里默叹,也不好劝,便又提起别的话头:“弟妹,我跟你说件事,张寡妇的女儿一个多月前走丢了,这件事你还记得吧。”
吴氏点头:“自然记得,那时候柳儿丢了,全村的人都出去找了好几天,可也没找到。”
杨氏道:“可不是,那时候张寡妇像疯了一样,逢人就问‘可见过她家柳儿’,这也怪不了她,柳儿是张寡妇的唯一血脉,又是遗腹子,好不容易养大成人,本想着要招个上门女婿的,却不料......”
吴氏道:“也是个苦命的。三嫂,好端端的,你怎么提起这个来了,莫不是柳儿找到了?”
吴氏后知后觉。杨氏给了对方一个赞赏的眼神,压低声音道:
“不是找到了,是自个儿回来了。听说呀,是上街的时候遇到了张寡妇的外地的亲戚,说是让人给张寡妇带话‘她要到亲戚家住一段时间’,可巧的传话的人没把话带到,所以才闹了这么一出。”
杨氏嘴里这么说,眉眼却是一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
“虽然张寡妇这么解释,可村里已经传得风言风语了,说是柳儿实际是被人拐了去,不知怎地,自己又摸了回来。”
“有......有这事!”
吴氏忽的一下站了起来。心里七上八下,当时她接小九回来的时候,傅一凡有提过跟着小九被拐的,还有一群少女们,当时小九昏迷不醒,她整颗心都扑在女儿身上,就没有联想到失踪的柳儿。
如此看来,小九和柳儿被拐,作案的人很可能是同一伙人,那柳儿和小九有没有见过面。若两人碰过面,那岂不是小九落下了个把柄在别人手上。
“弟妹,你咋了,你脸色怎么变得这么差?”杨氏被吴氏突然变白的脸色唬了一跳。
“没事,没事。”
吴氏唯恐在外人面前露出更多的马脚,揉了揉太阳穴道:“我就是最近睡得少,突然觉得晕得很。”
杨氏见此,便不好多待,又安慰了几句,便让吴氏好好休息,留下一篮子鸡蛋,出门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