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宣旨

作者:争斤论两花花帽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可惜他们使用的还不甚熟练,一代文豪写出来的字也是歪歪曲曲。

这种铅笔是林逸让匠人根据石墨棒和黏土混合在一起做出来的,外面包着薄铁皮,虽然林逸不是太满意,但是总比用炭笔强,也就凑合用了。

而且,眼前在三和卖的还不错,两个匠人靠这个手艺倒是发了点小财。

周九龄终于挨到学校放学,等孩子们一窝蜂跑完后,他才同袁步生一起走出教室。

袁步生望着渐渐落山的太阳,感叹道,“想不到居然有生之年还能有与周大人同窗的机会。”

周九龄冷哼道,“你以为我愿意与你这老东西做同窗吗?”

最关键是,眼前两人还是住在一个院子里,在一个桌子上吃饭!

袁步生笑着道,“周大人,陈年旧事,不提也罢,如今你我同为和王爷效力,自当齐心协力才是。”

两个人一边走一边聊,待到偏僻无人处,周九龄突然低声道,“袁大人,你觉得这和王爷为何至今不肯与我二人相见?”

他们曾经好歹是朝廷二品大员,满腹经纶自不必说,不求倒履相迎,起码也得见他们一面吧!

袁步生笑着道,“周大人,你我如今已经是阶下之囚,能留一条命出来已是可喜可贺。”

“哼,”

周九龄没好气的道,“刚刚袁大人还说要齐心协力呢,此刻说这些话未免太没有意思了。”

袁步生笑着道,“周大人,你这是难为我了,传闻这位和王爷在都城之时就是混不吝的性子,岂能以常人度之?”

周九龄叹气道,“这位和王爷确实是非常之人,居然让人学一些旁门左道。”

会计、财务等明明是小吏该做的事情,偏偏让他们这些二品大员来学!

实在是不像话啊!

“既来之则安之,何必多想。”

袁步生正还要说话,发现前面的道路被挤了个水泄不通。

周九龄笑着道,“今日正是何吉祥领大军回来的日子,一举击败韩辉叛军,果真是盛名之下无虚士,从此这岳州、洪州皆归和王爷。

你我在岳州、洪州二地经营多年,自然知道其赋税多少。”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