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蒸汽船】

作者:王梓钧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徐正明听得发愣,这是他没想过的问题。

赵瀚继续提示:“你不是造过飞行机器吗?那种类似竹蜻蜓的装置,完全可以用于蒸汽船。朕称其为螺旋桨,将螺旋桨安在船尾的水下,就能把蒸汽船给推着走。”

“陛下英明!”徐正明由衷佩服。

技术进步,不是一帆风顺的。

半吊子都不算的赵瀚,只能给出某种建议,具体操作交给专业人士。

即便是工厂里的蒸汽机,也经历了一番磨难,十年间炸了二十几口锅炉,炸死炸伤锅炉工三十多人。血淋淋的教训,催生安全阀的问世,如今蒸汽锅炉终于不会动辄爆炸了。

赵瀚说道:“在改进蒸汽船的同时,蒸汽车也要做出来。”

“已经在造了。”徐正明说。

关于轨道这种东西,秦朝时候是有的,南阳就发现了长达几公里的秦朝木轨遗迹。形制跟火车铁轨大同小异,木头做过防腐处理,历经2000多年还未严重腐烂。

根据南阳山区情况来推测,那应该是秦朝用来运输矿石的。

也不知是什么原因,秦朝之后的矿山,反而不再采用轨道运输。直至明朝晚期的欧洲,再次出现矿山轨道,而且造得还不如秦朝。

赵瀚还在江西的时候,辖内矿山就陆续使用木轨,动力当然是骡子、劣马和黄牛。

现在蒸汽机已经普遍运用于钢铁冶炼,钢铁不但产量提升,而且价格也持续下降。这就有了铺设铁轨的条件,蒸汽火车的研制也该提上日程。

火车发明出来,要先在北方投入使用。

南方山川崎区,铁轨铺设不易,且河流纵横,坐船比坐火车更方便。

第一条铁轨的路线,赵瀚都想好了。从北京的西山煤矿,一直修到天津,则北京煤矿就能在天津装船南运。

有了第一条铁路的经验,第二条铁路建得长些,可从北京修到山海关。

第三条铁路更长,从山海关修到沉阳去。

第四条铁路,在关中进行建设,陈仓—西安—华阴。

第五条铁路,天水—兰州—武威—张掖—酒泉,一直修到嘉峪关外,加强内地与西域的联系。

这五条铁路,计划在四十年内完成,也不知赵瀚能不能活那么久。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