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6【三都护府】

作者:王梓钧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张居正的曾孙张同敞,却没有因抗清而英勇就义。此君忠于大明,不肯在大同朝廷做官,如今窝在江陵乡下当老师。正儿八经的小学老师,有编制,拿工资的,但他坚持认为老师不算官。他拿的也不是新朝俸禄,而是做老师应得的束脩。

张居正的所有子孙当中,目前有两个在做官,一个做到了知府,一个仅仅是县丞。

宋应星说:“费都督请求,给此战立功的蒙古首领赐姓赐名,臣觉得可行。”

费如鹤请求给蒙古首领赏赐姓名,其实原因很简单。他觉得蒙古姓氏太拗口,而且重名的太多,比如满珠习礼就有两个,稍不注意就搞混了。

宋应星却别有想法,汉唐盛世,经常给异族首领赐姓,我大同天朝为什么不可以?而且,赐予汉姓,有利于同化异族。蒙古那边不修史书,只要让他们改汉姓,百年之后就会慢慢淡化黄金家族。

赵瀚也觉得可行,对礼部尚书王调鼎说:“从百家姓里挑选……算了,全部姓赵吧。普通姓氏,那些蒙古首领估计不乐意,便让他们跟皇室一个姓。礼部商量着取一些名字,过几日报上来,等开春之后派使者去草原赏赐姓名。”

汉朝之后,一堆南匈奴首领姓刘,甚至出现刘渊这种铁杆“精汉”。刘渊虽是匈奴人,但放在两晋南北朝,绝对可称得上仁义君主,甚至比大部分汉人皇帝更仁义。

现在赵瀚决定赐姓,只要大同朝廷权威还在,今后漠南蒙古诸部,那些首领必定世世代代姓赵。

指不定哪天,还能冒出几个“精同”的蒙古人。

赵瀚继续说:“河套那边,李自成拒绝曹变蛟去收编军队。此事是我失虑了,开春之后,让费如鹤亲自去安抚李自成。费如鹤带去河套的军将,千万不能有前明降将,避免刺激李自成及其部众。”

兵部尚书卢象升拱手道:“前番收到草原大战的消息,兵部会同内阁和诸部,重新拟定了一份控制草原的方案。”

“讲。”赵瀚说道。

卢象升说道:“北方地域,设三都护府管辖。各地皆恢复古名,譬如土默川,改为敕勒川。西拉木伦河,改为饶乐水。黑龙江,改为黑水……”

赵瀚打断说:“黑龙江这名字不错,不必再改回去。”

卢象升也懒得抠细节,继续说道:

“三都护府,皆沿袭盛唐旧称。一为安北都护府,二为饶乐都护府,三为安东都护府(黑龙江都司)。”

“安北都护府,治所设在归化城(呼和浩特)。归化城,改名云中城。管辖河套汉民和察哈尔、土默特等部蒙古。辖内汉民,由朝廷指定汉官治理。蒙古诸部,设立十二都统府,十二都统皆由蒙古首领担任。蒙古都统可以世袭,但必须提前得到朝廷册封。但有过失,朝廷有权重新选定都统。”

“饶乐都护府,治所设在三河交汇处。当建城池,城名未定,可为饶州。管辖科尔沁及巴林、翁牛特、乌珠穆沁等部。辖内汉民,由汉官治理。蒙古诸部,亦设十二都统府,与安北都护府一般无二。”

“安东都护府,由黑龙江都司改名。原都司治所(哈尔滨),东迁至前明的奥里迷驿站(同江),可在黑龙江与松花江交汇处建城,名曰黑水城。辖内汉民,有汉官治理。女真诸部,亦设都统府。”

赵瀚拿来地图仔细查看,基本认同大臣们制定的新方案。

归化城改名云中城,虽然跟汉唐的云中郡城位置有差。但差得也不远,无非是托克托县与呼和浩特的区别,两地相距还不到二百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