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若开(阿拉干)人坐船赶来驰援,帮着掸族打缅族。现在也会如此,若开人坐船驰援,帮着缅族打大同军。
“你觉得能守吗?”
“恐怕守不住,中国军队非常强大。”
“找机会溜走吧。”
“走不了的,除非抛弃家人和财产。”
“……”
这番对话,来自城楼的炮台。
两个葡萄牙混血军官,正守着火炮窃窃私语。他们的祖先,曾经为东吁王朝立功,用火炮击溃阿瓦王朝的骑兵主力,还为东吁王朝组建了炮兵部队。
除了葡萄牙人,城里还有亚美尼亚人。他们的祖先,也曾参加一百年前的卑谬之战,跟波斯人一起帮着东吁王朝打仗。
东吁王朝能够迅速统一缅甸,靠的就是多国部队和先进武器,在16世纪中叶就拥有火枪和火炮。
然而,他们的火器技术,依旧停留在一百年前。
城外的缅族难民,被火炮惊走之后,大同军开始分兵了。
杨展带着一个正规师,外加5000巡检兵,以及数千孟族民夫,穿过城南的丘陵地带,绕去卑谬城北方安营扎寨。杨展和丁家盛的部队,就像两颗钉子,钉在卑谬城的南北两方。
这是座大城,实在不好强攻。
一百多年前那场大战,足足围城五个多月,等把援军全歼之后,城内守军才被迫投降的。
大同军有作战期限,不能拖那么久。
“轰轰轰轰!”
连续六天,一直在炮击。
大同军数十门火炮,瞄准城墙射击。而守军的十二门城防炮,也持续予以还击。
与此同时,孟族仆从军带着孟族民夫,顶着炮火去填护城河。
南部山林中的树木,被大量砍伐,用来制作攻城器械。标准的攻城战,没啥战术可言,前期的攻城准备工作都是固定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