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1【大报恩寺成了公园】

作者:王梓钧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巴伊可夫甚至撕碎了国书,然后拿去泡水,将无礼内容全部毁弃。因为在国书当中,有让“契丹皇帝”向沙皇臣服的语句。

这特么还臣服个屁,从小生活在莫斯科的巴伊可夫,到了扬州感觉自己是从乡下来的。

他们被带到南京城里,在鸿胪寺报备之后,便去南城外的众善寺下榻。

在城内的时候,他们就看到了琉璃宝塔。出得城门,更加清楚,一座高耸入云的宝塔屹立在那里。

已经被震撼无数次的巴伊可夫,此时面对宝塔,又变成瞠目结舌的模样。

“那那那那……那是什么?”巴伊可夫问道。

鸿胪寺的通事官回答:“佛塔。”

随着外交事务日趋增多,鸿胪寺变得愈发壮大,还专门养了一批翻译官。

欧洲各国的语言,不需要全部学会,只要学了拉丁语就可以。此时的欧洲,外交文件全部用拉丁文书写。

巴伊可夫知道佛教,他在西伯利亚的时候,就跟信佛的蒙古人打过交道。来到中国,沿途也见过一些佛塔,可特么哪里见过这么高的?这绝对是世界第一高的建筑,相当于20多层的“摩天大楼”了!

来到番使住宿区,十多个俄国佬,被扔在一处院落里,同院居住的还有法国使者(故意安排的)。

法国使团领队科尔贝尔,正在阅读传教士提供的拉丁文版《大同集》。他听到外面的动静,走出房门看了一阵,忍不住问:“波兰人?”

巴伊可夫说:“我是俄罗斯人。”

科尔贝尔不屑道:“都一样。”

都是一样的乡巴佬!

科尔贝尔八面玲珑,他连波斯使者都去结交,唯独对俄罗斯使者不屑一顾。

“阁下是哪国使者?”巴伊可夫问道。

科尔贝尔鼻孔朝天:“我奉法兰西国王之命出使大同国。”

两人说的都是拉丁语,虽然口音很重,但基本可以正常交流。

在黑龙江还有些嚣张的巴伊可夫,此时听说是法国使者,不由得有些自惭形秽,就像乡下人遇到了城中巨富。

当然,心理虽然矮一截,但气势上不能输,巴伊可夫昂首挺胸,然后弯腰行礼说:“我代表沙皇陛下,向法兰西国王问好。”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