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攻城决战

作者:大苹果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北城外,二十六架投石车开始了猛烈的轰炸。两百余步宽的北城交战面上,二十六架投石车的轰炸范围完全能够覆盖。抛洒下来的碎石方圆十步之内是完全覆盖的,所以,整个北城城墙完全陷入了投石车投掷的漫天石雨之中。

石块呼呼的砸落下来,城头上烟尘弥漫,一片混沌。巴掌大的石块在城墙上跳跃着,崩塌着,飞溅着。不断从城墙另一侧跳跃落下。整个城墙上下都无法立足。

与此同时,鞑子步兵开始以队形顶着盾牌缓缓逼近。投石车的轰炸给了他们最大的掩护,他们并不着急,只需推近到安全的距离之外,等待投石机停止的那一刻,便可发动攻击。

巴图蒙克面容冷冽的看着眼前的情形,心中既欣慰又自责。欣慰的是,连续受挫之后,士气低落之时,自己有着强大的控制能力,依旧能组织起这种程度的进攻。兵马虽败但却不乱,这便是鞑靼兵马的血性和能力。多年的征战,鞑靼士兵已经习惯了死亡和流血,承受能力强悍,能够在简单的休整之后迅速恢复士气敢于再次进攻,这一点便足以自傲和欣慰。

自责的是,自己一开始便不该太过轻敌,甚至不该贸然发动进攻。以至于死伤了数千兵马,遭受重创。哪怕就算决定发动进攻,也要如今日这般先做好准备,打造必要的攻城器械再进攻。如今日这般,投石机将会给城头的明军以极大的压制,倘若他们敢留在城头上,投石机将会让他们死伤惨重。这之后步兵的攻城便将一气呵成。

之前又是造云霄车,又是造木排这些花里胡哨的手段,其实都不得要领。

但好在,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今晚这一战,必然要给此次围捕鞑子小皇帝的行动划上一个圆满的在结果。

如巴图蒙克所想的那样,城头上的明军的确无法立足。投石机轰炸之下,外侧城垛掩体纷纷崩塌,城头上目不视物,又漫天石雨,留在城头无异于是自寻死路。

所以,从一开始,张隐便下令众兵士躲在城墙内侧。虽然有大量石块飞溅落下,但是城墙下方是死角,又建有堆放物资的石屋,所以倒也不用担心会造成伤亡。唯一麻烦的是必须要在敌人攻城时以最快的速度上城防守。

巴图蒙克显然并不急于下令士兵们进攻城墙。他要用投石机彻底摧毁城墙上的防御,杀伤城墙上的敌人,夷平城墙上的一切。这样,攻城之时,便不必担心对方的一些花样。这一次的进攻本就是简单粗暴的凭借兵力优势的强攻。

投石机的轰炸仿佛无休无止,乱石如雨,烟尘遮蔽了城头上空的夕阳。

……

北城乱石轰炸之时,南城的鞑子的进攻也已经开始。只不过和北城的进攻比起来,南城的进攻看上去场面宏大,但却显得有些雷声大雨点小。

区区两架投石车的轰击显得那么的孤单无力。若不是城下鞑子兵马发出震耳欲聋的喊杀声,进攻的号角吹个不停的话,跟北城的场面便不能相比了。

由于没有大量攻城器械的压制,城头守军牢牢守着垛口,三百名弓箭手弯弓搭箭做好了准备,准备迎接对方的攻城。

攻城也终于从东侧城墙开始。或者说是东侧的鞑子将领先沉不住气了,命令弓箭手抵近城下六七十步外对城头放箭,掩护步兵进攻。战斗这才正式拉开了序幕。

随着东城墙发动了进攻之后,城门处,城门西侧,鞑子也发动了全面的进攻。

城墙上排枪轰鸣,双方箭支在空中交错啸叫,场面迅速进入了白热化。

不知道是错觉还是什么其他的原因,城头的守军总感觉对方的进攻疲软无力。南城的五千鞑子士兵即便没有有力的攻城器械的加持,但是五千兵马的同时进攻也应该给守军带来极大的压力才是。但事实并非如此。

北侧城墙的鞑子进攻确实很猛烈,几名鞑子千夫长指挥着两千多鞑子兵马猛攻城墙,冲到了城墙下方。钩锁长杆以及临时制作的数十架长云梯也迅速架上了城头。冒着城头的石块和箭雨往上猛攻。

张延龄不得不命赵元成将二十名鸟铳队布置在东侧,用来阻止对方的猛攻。双方战斗的甚为激烈。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