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小金瓜

作者:大苹果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马占宝忍痛正要起身,便听到如两声巨响轰然,身下的城墙的地面都似乎抖动了一下。

城楼内火光耀眼,无数的石块木屑夹杂着血肉短肢从门洞和窗洞之中喷溅出来。

马占宝差点晕过去。张着嘴巴抬头看时,周围石块血肉下落如雨。前方城楼窗倒门碎,里边黑烟翻腾,夹杂着一片惨叫呻吟之声。

这两声轰鸣当真如雷霆万钧山崩地裂一般,震的马占宝的耳朵嗡嗡作响,半晌听不到任何声音。

在他三十年的人生经历之中,从未见过这样的场面。此刻他才意识到,那便是适才张侯爷吩咐丢进去的两个什么小金瓜所致。

事实上,从野狗岭兵工厂建设之初,除了火器的改良和研发之外,张延龄便早已将手雷列入了火器制造的名单之中。这玩意显然是和火铳鸟铳一样,能够左右战局的利器。

只不过,从一开始,张延龄便失望了。他本以为手雷的制造是很简单。但是真正试验了之后,张延龄才发现,这年头的火药的威力不高,根本无法产生太大的破坏力。除非大量的装填火药,否则根本达不到自己所想想的那种后果。

但是,大量装填火药造出来的可不是手雷。西瓜大的手雷是毫无用处的,因为根本扔不出去,也不能随身携带作为单兵火力。张延龄要的拳头大小,重量恰当,能够投掷一段距离,且能够产生范围爆炸伤害的手雷。

如果只是拳头大小的装药量,爆炸的威力甚至连手雷的铁外壳都无法炸碎,最多只是炸开一个口子,像是丢了个大炮仗一般。

更别说,这东西耗费大量的火药,消耗起来简直就是在流水般的往外扔银子。

受限于财力不足以及科技和工艺的不足,张延龄不得不暂时放弃了造出可用于实战的手雷的想法。毕竟,火铳的研发和改造才是他最想要做的东西。他不能将财力和物资花费在其他东西上。

然而,这并不妨碍张延龄对手雷的怨念,闲暇之时他也不断的和徐幼棠以及匠人们进行探讨和钻研。

年初的时候,随着火药原料的进一步提纯和配比的进一步精确,火药的性能得到了提升。这让张延龄又燃起了希望。虽然试验的效果让张延龄依旧失望。铁皮外壳同样无法爆裂,效果依然不好,但是张延龄很快便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一次喝酒的时候,张延龄不小心摔碎了一只酒盅。酒盅落地碎裂的情形让张延龄灵光迸发。自己一心想着造铁皮手雷,这个思路其实是错的。这个时代用的是黑火药,再提纯再精确的配比威力其实都是有限的。除非是加大药量。但这显然是不成的。

自己只想着通过火药爆炸的方式杀伤敌人,便是走入了歧途。他应该用其他容器替代铁皮外壳。比如说用烧制的小陶罐。陶器强度不高,易碎,应该很轻易的便会被炸裂。只需在火药中加入小铁片铁蒺藜这种具备杀伤力的东西,便足可在火药爆炸的时候对周围产生杀伤力。

自己也完全不必将这年头造出来的手雷和后世的相比较,而应该重新定位它的杀伤力。只需要爆裂之后能够产生相当大的范围伤害,那已经足以成为杀器。而不必希望它能够产生威力巨大的爆炸,造成海量的死伤。

张延龄立刻进行了几次试验,大获成功。用烧制出了圆形小陶罐作为容器,内部装药压实后用木塞紧紧塞住便可。通过向木塞上钻出的小孔之中插入火药引线,外部点火的方式进行投掷,爆炸造成的破片杀伤力在近距离内可穿透布甲。

虽然对于铁甲的杀伤力不足,但爆炸产生的气浪轰鸣和火光本身便是一种极大的杀伤力。在某些场合使用,绝对效果拔群。

当然,陶制手雷的缺点便是投掷后容易摔碎,且不便携带。即便是张延龄想出了外边裹上棉布套增加缓冲的办法,也还是会发生碎裂的情形。但这已经是白璧微瑕了。

因为陶制手雷外表是黄褐之色,张延龄便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小金瓜。

不过,小金瓜并没有大批量的生产,因为太耗费火药。鉴于鸟铳的数量已经不少,所需要配备消耗的纸包弹的数量也更多。所以,资源都向着这方面倾斜。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