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厚颜无耻之徒

作者:大苹果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朱厚照挠头了,没想到他一头兴想给张延龄一个大大的封赏,却遭到了内阁两位重臣的反对。舅舅帮自己纾困,又很知趣的配合自己演戏,朱厚照总要表示点什么。朱厚照认为,封国公顺理成章。没想到却有人反对。

刘瑾在旁冷笑不语,他本来是要出言反对的,不过杨廷和出面,那自己便可乐的清闲了。事情是明摆着的,无非是杨廷和觉得张延龄这一次平叛成功之后,实力坐大了。杨廷和要泼一瓢冷水,保持朝野实力的平衡。

之前是张延龄和外庭联手对抗自己,现如今怕是杨廷和要和自己合作,共同压制张延龄了。

朝廷上陷入了沉默之中。经过昨日皇上为张延龄牵马的那一幕,朝臣们其实对张延龄也有了些看法。如果这次国公封不成,倒是心里平衡些。之前张延龄犯了错也没有追究太过,总不能什么好事都被他拿了去吧。

“哈哈哈,这件事不要争了。皇上你也别为难,其实我也觉得封臣国公爵位,臣是不敢要的。”张延龄笑着打破了沉默。

“哦?”众人讶异的看着张延龄,本以为他会发怒,和杨廷和针锋相对的,结果他自己居然也觉得不合适。倒是大出意外。

“建昌候何出此言?你也觉得自己资历不足?功劳不够?”朱厚照道。

张延龄笑道:“功劳够不够不是臣说了算的,臣也没什么功劳,功劳都是朝廷和将士的。臣的微末之功,不提也罢。资历这种东西,更是虚幻。甘罗十三为相,冠军侯十七岁奔袭大漠,擒获匈奴贼首,有些事不能以年纪和资历作为衡量。便是皇上,十五岁登基,难道便说年纪小便不堪大用么?那可不是这个话。”

众人乱翻白眼,张延龄这番话明显是避重就轻,拿皇上当挡箭牌。谁敢说皇上资历不足?年纪小便不能胜任皇帝之位?

不过更离谱的还在后面。

“那你为何说封国公不合适?”朱厚照道。

“皇上,您莫忘了我张家有兄弟二人啊,我是老二,我兄长寿宁侯是老大。兄长是嫡长子,他都没封公爵,我怎能封国公?民间有个习俗,哥哥不成婚,兄弟也不能婚配,这便是长幼有序的道理。要封公爵,也得先仅着我兄长来才是。否则即便皇上封了,臣也是不敢受的,岂非要被天下人说我乱了长序。臣可以不要国公之爵,可否恳请皇上加封我兄长为寿宁公。我张家的尊荣,便是臣的奖赏。再说了,先皇在世时便应允了此事。也是时候该兑现了。”张延龄笑道。

“……”

众人尽皆沉默。此人卑鄙之极,或许知道今日封国公无望,所以死活要讨个便宜。那这种歪理出来说,着实有些耍赖的意味。

不过,长幼有序倒是真的。国公侯爵之家,继承爵位都是长子。和有些事情一样,父死子替,兄终弟及,这都是规矩。但是封爵却不一样,功劳的大小才是重点。张延龄明显是偷换概念了。

“这……倒也有些道理。诸位,朕便从建昌候之请。封了寿宁侯为公爵,这你们不会反对吧。”朱厚照问道。

这回倒是没人说话了,公和国公是不同的。寿宁侯封的寿宁公为县公,乃是公爵中的第三等。加了个国字,那可便是顶级公爵了。寿宁侯是什么德行,众人皆知。给了他个公,不过是多了些田产食邑,地位更高而已。权力上他是一点也没增加的。他甚至没有一个像样的官职在身。

所以,权当是作为平衡,倒也不必反对。

“既然无人反对,那便这么决定了。寿宁侯张鹤龄上前听旨。”朱厚照沉声道。

寿宁侯惊喜交加,怎也没想到一桩好事居然落到自己头上。忙躬身上前高呼万岁。

“外戚张氏一门,忠心赤勇,为朝廷屡立大功。今加封寿宁侯张鹤龄为寿宁公,赐诰卷丹书,世袭罔替。食邑规格按常例,此旨。”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