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县再往前走数十里就是颍水了,颍水是淮河的支流,此水系支流众多,纵横密布,大军还需两渡颍水,才能抵达汝阴。
谯郡百姓早已在岸边准备好了渡船,数日后,待大军顺利渡过颍水,八万大军像一条长龙绵延十余里,旌旗飘飘,浩浩荡荡地朝着下一条颍水河边行进。
由于此处仍在曹操据地,这一路行军极为顺利,不过,下一条颍水的南岸,就是袁术据地了。
又过了数日,两名报信官分别从两个方向飞驰而来,一路高声急报,直奔汝阴城下。
“报——!曹军来犯汝南,汝南即将告破!”
“报——!曹操亲率大军,已到颍水北岸,向汝阴袭来!”
两道加急军报如同惊雷一般,瞬间炸响在汝阴上空。
驻守在汝阴的太史慈收到军报后震惊不已。
太史慈本是豫章刘繇麾下一员大将,数月前,刘繇病故时,正逢袁氏兄弟与吕布、公孙瓒结盟,声势最为鼎沸之时,刘繇的长子刘基年仅十三岁,豫章又紧挨着袁术据地,袁术对豫章虎视眈眈,刘基难以与他抗衡,便率部归顺了袁术。
如此,太史慈也就跟随刘基一起来到了袁术麾下,奉命驻守在汝阴。
眼下同时收到两道军报,太史慈惊怒地看着眼前这两位报信官,指着其中一人道:“你先说!”
“将军,曹操亲率大军正从颍水北岸渡河!”
说完,另一位从汝南赶来的报信官也急切地说道:“将军,曹操账下程昱、夏侯渊二将率军攻打汝南,城中守军不足一千,留在城中的都是百姓,难以抵挡,还望将军速速派兵救援!”
太史慈快速思咐片刻,眼下汝阴屯驻了三万人马,而紧临汝阴的颍上,还有袁术麾下大将张勋的十万兵马,就屯驻在淮河北岸。
很快,太史慈心中已有决断,比起汝南,汝阴显然距寿春更近,不容有失,他随即对身边的一名副将说道:“你速命人去颍上禀报张勋将军,让他派兵救援汝南,我留下镇守汝阴,迎战曹操!”
那位副将并没有立即领命,他迟疑着道:“将军三思啊,汝南乃天子家乡,尚有亲眷在,若是汝南有失,只怕天子会迁怒将军。”
“你速速领命便是!不必多言!”
“将军归顺天子时日不长,可万万担不起这样的重罪啊!若天子怪罪下来,不仅将军自己免不了要受军法处置,就连将军旧主刘基,也难免会受牵连,还望将军三思!”
太史慈听他提起刘基,不禁有些犹豫,刘基此刻正在寿春,他也不能不顾及刘基的安危。
太史慈想了想,又向那名从颍水岸边赶来的报信官问道:“曹操带了多少兵马?”
“约有数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