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1章 火药武器专家,要搞就要搞高精尖(求订阅求票)

作者:晴了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相信所有了解过燧发枪历史的人都应该知道明朝火器科学家口赵士祯吸取了欧洲的鲁密铳及佛郎机的优点自行研制的挚电统。

而且那玩意还是火绳枪,程处弼玩的可是燧发枪,再配上这种类似于子弹壳式的子铳来搞,简直不要太完美。

兴许有人说,子弹壳那玩意就那么好做吗?

拜托,现如今大唐的钱币都用上了冲压机了,用冲压机冲压黄铜成子弹壳又能有多难?

再说了,程三郎也很清楚铜这玩意是战略物资,所以,每一柄燧发枪,都只配五十枚子弹。

毕竟子弹壳是要收回去重装火药和弹头再次使用的。

这种后装燧发枪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装填速度远远快过前膛枪。

这种枪,程三郎之前自己亲自试过手,十六息,也就是差不多一分钟的时间内,程三郎可以装填并射击七八次。

毕竟这是燧发枪,跟真正的后装子弹还是有区别,相信熟练之后,每分钟射击十次莫得问题。

不好的地方就是枪机与枪管间的缝隙会导致过多的火药燃气泄出,所以那帮程家人只要练习上几次,脸就被会被硝烟给熏得有点变色。

但这需要担心吗?大不了就给每一位枪上配上一副平光眼镜就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

也许正是因为气密性不佳的原因,所以,它的射程,没有想象中那么远。

但是,经过了训练的射手,至少能够保持在五六十丈内进行瞄准射击。

三尺方圆的物体,命中率能够达到百分之三十,还想要啥自行车?

程处弼麻利地将那枪机顶出来打量了两眼,又将它按压回去。

“叔父猜的不错,就是这玩意,莫要看它模样似乎不起眼,可实际上,它的杀伤距离远在一般弓弩之上。”

“五十丈的距离,基本可以做到指哪打哪,哪怕是我大唐制式的明光甲,也根本挡不住一击。”

“五十丈?”听到了这个描述,一干大唐武勋子弟,连带李绩都忍不住挑起了眉头。

大唐对于弓箭的有效射程是有一个标准的,那就是步兵射手的有效射程约为六十步,一步差不多有一丈的二分之一。

也就是说,步兵射手的弓箭射程为三十丈左右。

同样今日也熘达到了这里的薛仁贵听得此言,忍不住一掀浓眉,有点不服气地小声都囔道。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