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除了朝廷、地方、学校这些在自科称为纵向的项目之外;其实最近也有些社会企业来找他们;当然,没有直接找杨东望,单就薛文竹都出面接待了2家……
一家是打着为武学院设立奖学金的名义来的,但条件是他的孩子想挂在学院名下,据薛文竹私下说,其实人家是想让杨东望收下他儿子……恩,所以直接被赶出门了,真是痴心妄想……
另一家是做中成药的企业,据说在企业复工之后,他们新收购的中药有许多发生的药效变化,有好有坏,让他们原来的药方完全用不了了……所以想让他们帮着调整调整……
这倒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而且杨东望他们的条件也很符合对方的需求,最后就由陈然、肖起以及代表他的薛文竹三人与对方签订了横向……一千万;不多,毕竟药材人家提供了,原药方也是有的,他们只是再做调整!
但就是这不多的一千万令杨东望想起以前,他们办公室的刘博士在外面跑的横向,一般也就十万、二十万,但即使是这么少,也是只有刘博士这样的老手才能拿得到,像他以前那是想都不要想!
“真是有钱人反而挣钱不难!”他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当然,他也明白,现在武者、武学院、国立武学院,都还是稀罕货,都是风口,所以这个溢价很明显!
学院的第一笔横向经费虽然对杨东望他们几个当初三亿建院的人来说,已经没什么感觉了,但对于后招的那些人来说还是很激动的!
毕竟这意味着学院也能自己造血了,虽然不多……但毕竟有了,而且不同于国拨经费,这种经费花起来更简单一些(他们不知道武学院的经费都是包干制的),说不定领导一高兴,大家都能落点好处呢!
毕竟整个天武宫还是领固定工资的人更多一些。
喜气洋洋的众人,越发觉得出去跟企业合作才是王道!
面对学院的这种风气,杨东望在和几个长老们讨论过后,果断的在一次全院会议上说道:走出去可以;但要明白是以谁为主!过去高校的科研人员被逼着跟企业合作,但最后呢?
完全跟着企业走,最后更是失了初心!他们挣着钱没有?没有吧……玩不过商人们!
没有钱就没有地位,在合作中就处在配角的位置,这样一来,搞不出产学研倒是其次;
令商界看轻了学界才是大问题!
那我们现在呢?我们的问题更严重!
商界看轻学界!
充其量是资本主导科研!
那其实还没什么,也就基础、冷门学科发展不起来!应用学科还是可以的!毕竟能挣钱么!
但要是商界看轻了武学界会如何?
他们能主导武道么?
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