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老杨头之后,回到办公室里。
李文娟眼睛里还冒着光芒,“师父我也要在史书上留名号。”
“想要在史书上留名号,可不是靠立志就能做到的。
古代要有大成就,或是抵御外侮或是造福一方,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才能青史留名。
现在也一样,你必须在某一个行业里出类拔萃,做出了不凡成就。
你好好努力,说不定将来师父还能占你的光,青史留名。”张俊平笑着摸了摸李文娟的头。
“师父你又笑话我!”李文娟不依的撒娇道。
时光荏冉,一转眼又是一个星期过去了。
这一个星期,陈丽君亲自兼任的书画小组,成绩斐然,成功签下许多青年艺术家。
其中还有好几位是后世耳熟能详的艺术家。
比如靳尚谊,贾又福等等。
当然,更多的还是那些没有名气,但是绘画技艺很有功力,在绘画一道上很有潜力的青年画家。
着名艺术家比较惨,只签了吴新平一个八级艺术家。
其实,张俊平对此早有预料。
这也很正常,像吴冠中,吴作人,黄永玉,李可染,李苦禅这些当代着名画家,其实在国内都有很大的名气,甚至在国外也略有一些名气。
自然不甘心受到合同的约束。
不是每个人都能有吴新平这样的觉悟,不求名利的付出。
不求回报的在bj画店一干几十年,拿着微薄的工资,支撑着整个bj画店的运转。
对于这些当代着名艺术家,张俊平并不强求他们签约。
只是一再要求陈丽君想方设法,尽可能多的收集一些他们的作品。
后面,张俊平会专门出一个合同,不限制他们自己卖画,但是每年为艺术品公司提供多少幅作品的合同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