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信用扩张

作者:锦衣卫佥事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朱济熿则振振有词地说道,“等看到盐商赚钱了,你们别眼红就行……”

大家不欢而散。

平阳郡王府,朱济熿的书房中,朱济熿和李云睿相对而坐。

“云睿,我把府上所有的钱全部拿了出来,也就一百多万贯……”朱济熿有些郁郁的说道。

“我什么时候要你自己出钱了?”李云睿背靠在太师椅上,一副百无聊赖的样子,说道,“拿着你平阳王府的房契、地契,到大明银行去做抵押贷款,年息一成!”

“???”朱济熿听了李云睿的话,满脸问号。

李云睿说的每个字他都懂,但连起来什么意思,朱济熿就茫然了。

一脸黑线的李云睿,耐着性子,把贷款的概念给朱济熿普及了一下。

居然还可以这样操作?朱济熿听了李云睿的话后,亚麻带住了。

后世经济学中,有个词叫信用扩张,假定甲有现金100万元存入银行,法定存款准备率为20%,银行在缴纳20万元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后,把80万元全部贷放给乙,乙把80万元又存到了银行,那么银行又扣除了16万元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把其余64万元,全部贷放给某丙,如此类推,银行可以放出超过存款数倍的贷款。

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当银行没有足够的资本金时,采用信用扩张,可以放大资金量,刺激投资增加。

当然这种方式是一把双刃剑,一旦银行信用提供的货币量,超过商品流通中货币需要量,就会产生严重的通货膨胀。

李云睿想发展大明经济,没有足够的资金,只能用信用扩张的方式,来增加货币量,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拥有的各种产业,做成实业。

至于能不能引起通货膨胀,还不在李云睿的考虑范围内,他相信只要创造足够的商品,来容纳信用扩张的货币量,就不会增加通货膨胀。

再说了,适当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有好处。

“虽然要付利息,但总比能赚不到钱强!”两人聊了一会儿后,李云睿说道,“不过此事只此一次,下不为例,不要跟其他人说,明白吗?”

“听你的,听你的?”朱济熿自然知道这事,是李云睿照顾自己,可再一不能再二再三。

三天后,还是在聚丰楼的包间。

五位盐商、朱济熿和李云睿一起签署了契约,契约一式九份,每人保留一份,一份交给钢铁厂保留,一份送到太原府的衙门,盖上官印,缴纳契税后,成为官府认可契约。

明朝时,契税这个税目已经有了,盖官印的契约所收取的契税,专门用于边饷、练饷,剿饷。

李云睿的这一手,让五位盐商把心放到了肚子里,毕竟契约成了朝廷认证的文件,就算打官司,盐商们也有一份胜算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