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季驯两度为河道总督时,几百万两银子经手,却一文不取,被张居正罢官回老家时,还要向人借盘缠。
黄越说起,当初他随同潘季驯治黄河时,亲眼见得他老人家是‘轺车所至,更数千里,日与役夫杂处畚锸苇萧间,沐风雨,裹风露。’
堂堂二品大员,做事竟躬亲到这个地步,天下第一能臣,人家是当之无愧。
史家称万历朝前十五年为‘万历中兴’是有道理的。因为万历朝前十五年,有张居正的‘以天下为己任’,有潘季驯的‘事功’,托住了大明日浅下坠的国势。
眼下之所以能国泰民安,不得不说是他们的功劳。
所以尽管潘季驯写信来骂,出于对他老人家的尊敬,林延潮就不写信骂回去了(吵架吵不过),来了个‘留中’(当你放屁)。
林延潮将潘季驯的信丢到了一边,来到窗边,窗外春雷阵阵,这惊蛰就要到了,马上就是万物之时。
连潘季驯都惊动了,林延潮知道天下舆论纷纷,此刻都指向了自己。这一次若是真修不成这百里缕堤,以后自己这张脸估计就要被人打肿了。
可是脸打肿不打肿此事,从来也不放在林延潮之心上。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方才是事功之所在,”林延潮望着春雨自言自语道,“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技术了。”
万历十一年的一月已是过去,现在到了二月,下了好几场春雨,雨水如膏滋润田土。
这正是万物生长,百姓兴作的好时候。
身为代理知府,眼下摆在林延潮面前两件事。
一是兴河工,二是劝课农桑。
劝课农桑为地方官员政务第一事,对于一个农耕文明,劝农之事有多么重要自是不用多提。
甚至连天子也要每年一次‘种田(耕籍礼)’。
为了劝课农桑,林延潮也沿用了地方官员故智,那就是缓理征徭词讼,设立三个月的免讼期。
林延潮发布自己暂为一府太守的第一条政令——劝农书。
这劝农书,既是法令也是教化,地方官常作一劝农书,以教谕约束百姓。
诗经里有云,曾孙来止,以其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攘其左右,尝其旨否。禾易长亩,终善且有。曾孙不怒,农夫克敏。
说得就是周成王劝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