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延潮笑着道:“略有所闻,会试考官为国取士,非才学卓著之士不可,下官以为光学士再合适不过了。”
张位闻言笑着道:“吾……吾倒是志不在此,若是可以本官倒是打算推举林学士。”
林延潮讶道:“下官资历浅薄,如何敢担当此重责。”
张位笑着道:“林学士资历虽浅,但有圣意期许,未必不可。”
林延潮听张位之言,没有表示。大家都是老官僚了,说话讲个大概,点到即止。
若是真的什么后话,过几日慢慢说。
于是林延潮与张位二人说说聊聊走出大门,这时就听的检修厅里,一群人叫好的声音。
张位,林延潮闻言走到检修厅里,却见几名翰林围着刚刚散馆授于户科给事中的姜应麟。
“姜兄,此疏一上,何其勇也!”
“明长幼之序,定于国本在此一疏。”
“我等瞠乎其后,不能及也,只能睹公壮行。”
张位,林延潮听了当下觉得事有蹊跷一并走到厅里。
张位轻咳一声,检讨厅里众史官看见张位,林延潮都是拱手行礼。
张位板着脸问道:“何事喧哗?”
一名翰林道:“姜兄要上疏请陛下早立国本!”
林延潮闻言看去,但见姜应麟昂首挺胸,不胜自豪。
张位厉色道:“国本之事,元辅已有主张,何必再言?”
姜应麟道:“学士难道不知吗?眼下外面议论纷纷,说皇三子诞生后,陛下与郑妃到大高玄殿祷神盟誓,相约立皇三子为太子,并且将密誓御书封缄在玉匣内,由郑贵妃保管。”
“下官知道此系道听途说,乃不实之言,但流言四起,难免人心不安。又兼元辅上疏,陛下却没有表态,作为臣下当替天下问之,以定人心。”
张位道:“糊涂,既知道听途说,即是有心之人散播谣言,唯恐天下不乱,你此举唯有推波助澜,不能澄清谣言。本学士命你收回上疏。”
姜应麟道:“恕难从命,学生散馆已授科道,科臣言事,此乃本分,就算是光学士,也不可阻拦科臣上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