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锁院制度,这制度起于晚唐,盛于宋朝,到了明朝就是基本规矩。
唐朝科举考试行卷成风,导致考生都争相巴结权贵大臣。
然后考试采用糊名制,杜绝了请托,但仍有考生想通过主考官走关系,然后朝廷就主考官任命下达那一天起将主考官锁宿。
身为主考官在放榜前,不得回家,不准见亲友或与院外臣僚交往。
所以林延潮现在就被锁院了。
当然要不锁院,林延潮现在回到府上,那肯定是门庭若市,车马络绎不绝。
这时候林延潮少不了要把‘今年过节不收礼’的牌子挂在门前。
想到这几日,要一直如此直到会试前,不免有些气闷,不过王锡爵身为内阁大学士也要如此,林延潮心底就稍稍平衡了一些。
林延潮于房内踱步,敲了敲门先要了一壶茶来。
这一次副主考是他,这是不出意外的事,但主考官为王锡爵倒是有些出乎意料。
因为万历十一年的主考官是余有丁,副主考是许国。
到了今年会试,主考官应该是从没有主持过会试的许国才对。
因为会试主考官一主一副,主考官选还未主考过会试的内阁大学士,副考官选詹事府翰林院的词臣,这是多年来默认的规矩。
但天子绕过了许国,点了王锡爵为主考官,这意思是对许国的不信任,还是对王锡爵的器重,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林延潮想来多半是后者,王锡爵此人性傲自负,不好打交道,但偏偏天子对他又十分器重,将来接替申时行为首辅的多半是此人。
所以林延潮有心与他接纳,但转念一想这一次会试二人身为主考与副主考,肯定有一些地方要商量着来,这其中分寸如何把握,倒是有些为难。
(看很多书友问,随便提一下历史上万历十四年会试主考官就是王锡爵,副主考是周子义)
就在林延潮细思之际,家里托人送来的换洗衣裳,鞋袜已是到了。
林延潮看着林浅浅大包小包送来的东西,准备的十分细致周到,倒是很喜欢林浅浅的心思细腻。
就算准备周全,他想的是要有好些日子不在家,真是怪不自在的。他可是颇为恋家的人啊。
就在他锁院之际,林延潮出任会试主考官的消息,顿时传遍了京里。身在京城各个会馆,各个客栈,各个青楼的举子们都在讨论着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