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五十二章 未来方向

作者:幸福来敲门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这一日,大家在林延潮的书房里谈论了许多,很多话到了后来大家都忘记了。

但是林延潮这一席话,大家都记住了。

眼前的路在所有人面前渐渐的展开,大家不是如同没头苍蝇那样的乱转,而是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

如此关乎亿万百姓的大事,也就是在大家喝了几碗酸梅汤,吃了几片西瓜时定下了。

几名弟子之间似推开了一扇窗户看见了另一个天地般,与林延潮一直聊到了半夜方才离去。

临走时,大家犹自辩论不止。

夏日的月色之下,池边虫鸣不止。

池边的林木郁郁葱葱,林延潮站在屋边目送着弟子们从池边小石道上远去。

入阁拜相,不足以三不朽,开启民智,又要经百年甚至几百年之努力。

以经术为国策则刚好。

相比较下,事功学放到今天而言,早已被人人认同,不觉得新颖,但考虑到接受度的问题,放在古代而言,这是眼前走出死局的唯一一条路。

为什么要谈道统论?

并非让老树开新花,也不是将今日的思想强行嫁接到古代。而是告诉他们,革新变法的勇气,从古至今儒家一直都有,这并非法家一家所长!这条路我们自己能走,不需要别人来扶。

所以我们不必如王安石那样托名周礼,行法家变法之实。

同样板古的理学也不能代表整个儒家。

如果说理学是过,那么事功学则是不及,大家都不是合乎于中,但要矫枉唯有过正,如果可以,将变革的动荡降到最低。

理学为国策二百年,如邵康节对程颐说的那番话‘生姜树上生,生姜树上出’,明朝之兴亡,成也理学,败也理学。

孤守一域,闭关自守,闭上眼睛不见世界一日千里的变化,固然有助于维持内部的稳定,但终有一日会为外来力量的打破。

眼下是取而代之的时候了。

弟子们辩论声逐渐远去,而是林延潮却知自己点燃的火种,已经传到了他们的身上了,往圣之学薪火相传,正是为了燎原一日!

次日郭正域上疏恳请天子允许办报之事,经过通政司的邸抄载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