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材一听喜道:“太阁的意思,你愿意向我们明国称臣吗?”
丰臣秀吉点点头道:“是的,我愿意向你们明国称臣,但作为臣子的同时,我请求明朝给予我们倭国一个重开勘合贸易的机会,这是我唯一的条件,丝毫不过分吧!至于朝鲜的土地,我可以全部奉还,也可放弃向贵国要求和亲打算。”
林材闻言道:“能够化干戈为玉帛,这对于两国百姓都是莫大的好事,作为明国使臣,我十分乐意看到如此。我可以将贵国要求和平的愿望转达给大明的皇帝。”
丰臣秀吉道:“如此就拜托林君了。对了我一件事向问问你,听说明朝的经略是你的同乡好友,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我想知道。”
林材反问道:“太阁殿下以为他是怎么样的人?”
“他似乎是一个很有远见的人,当初我刚统一六十六国时,他就派出你与陈君来拜访我。但是我没有理解他的好意,而是选择了战争。今日一败涂地,纵也有我的狂妄,也因他过人的智慧。我有一等预感,他似乎很了解我对吗?”
林材闻言笑了笑:“他啊……还是等太阁奉上降表时再了解吧!”
于是当日丰臣秀吉起草了降表命林材与沈惟敬一起送至明军大营
丰臣秀吉亲口承认降伏于明朝向明朝称臣,同时表示放弃对琉球,朝鲜的领土任何需求,承认两国与倭国一并作为大明藩属国的地位。最后祈求明朝可以网开一面允许倭国向明朝进贡,同时他愿意每年向明朝皇帝献上大量的金银。
随着表文送到明军大营是五百枚大判金。
这大判金是倭国天正十六年,也就是明朝万历十六年时,丰臣秀吉命日本京都后藤德乘铸造的金币。
这金币呈椭圆形,币面有‘十两’字样,以及书有后藤二字花押,以及墨书梧桐花叶形纹章。
这也就是颇为有名的天正大判金,五百枚也是五千两黄金。
这五百枚大判金当然说是给大明皇帝的馈赠,已经就是纳币称臣了,足见丰臣秀吉的诚意了。
但也可看出丰臣秀吉对于万历皇帝的性格把握蛮准确的,那就是贪财!所以丰臣秀吉也是以金钱开道,想要收买天子。
最后林材从釜山浦返回明国大营。
得知林材从釜山大营返回的消息,明军这边是轰动了,林延潮亲自在晋州城城外迎接。
远远地但见城外,林材手举着当初离京时天子赐予的节杖,一步一步地行来。
林延潮看清林材当初离京拜别自己时乃是一位意气风发的青年官员,而今还未至不惑之年,但头发已是全部花白,望去直如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
林延潮迎了上去,扶住林材的手。
林材见到林延潮时已是泣不成声,二人面对无声流泪了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