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知县道:“我听闻这位解元郎年未弱冠,即乡试鳌头,年纪轻轻,如此锐气逼人,真令我等苦熬几十年方领乡书的前辈汗颜。”
陈御史道:“百年以降,总有几人之才,乃天之授也,此为兴我社稷之兆,不能比,不能比。”
‘说来可惜,老夫至今无缘与解元郎一见。‘
一人道:“我也不曾见过。”
龚用卿笑着道:“眼下解元郎不是来了吗?正好随老夫一见!”
“正是!”
“我当一睹这后生。”
说着众人一并起身来至二堂前,但见一名少年徐徐行来,见了众人后道:“怎么敢劳几位前辈亲至迎接。”
一名官员笑着道:“汝是新科解元有何担当不起,此也是朝廷优厚士子之意。”
林延潮对着龚用卿道:“晚生林延潮贺祭酒寿诞,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听林延潮之言,龚用卿大笑道:‘谢解元郎吉言了。‘
众官员看林延潮年纪轻轻,却举止稳重,都是大为赞赏。
‘祭酒今日寿辰,晚生自备薄礼一份,不周之处,还请祭酒不要见怪。‘
龚用卿笑着道:‘解元郎人来了就好了,还那客气。‘
林延潮笑着道:‘是在下内子所备,他说祭酒是福寿双全之人,故而绣了万字锦给祭酒大人。‘
‘内子?‘龚用卿不由皱眉。
一旁不明真相的众官吏都是笑着道:‘原来解元郎,年纪轻轻已是成亲了。‘
‘是啊,本来我还想与你说亲呢。‘
‘不知是哪家的姑娘这么有福气,能为解元郎的正室?‘
‘这本官略有所知,似乎是家里的养媳吧!‘
林延潮连忙羞愧地道:‘正是,让几位前辈见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