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恭在她耳边轻声道:“奴婢查过,这位与周家没干系。”
张太后点了点头,表示这个不错,便又去看了另一幅。
那是一张标准美人脸,挑不出什么来,倒是眉梢有枚小痣。
张太后指着问道:“可问过,这痣有没有什么妨碍。”
这次却是刘瑾恭敬答道:“奴婢们已是请人看过,说是善痣,有‘喜上眉梢’之意。”
“那倒是个有福的。”再去看小传,张太后却又皱眉,因问道:“沈氏?可与那个……先沈尚书家可有关系?”
梁恭朗声答道:“奴婢们查过,没有丝毫关系,碰巧同姓。”又压低声音道:“也同周家没干系。”
张太后这才满意点了头,表示这个也可。
浅浅的匣子里只这三个卷轴,寿哥笑道:“老娘娘说朕年纪尚小,不宜多选,便只这三人瞧着出挑,母后若无异议,便要交由内阁复议。内阁若无异议,则还要母后这边赏赐几位宫人下去,教授她们宫中规矩。”
张太后应了声。
寿哥转而瞧着梁恭又道:“母后也知,高凤已然老迈,远不及老娘娘与母后身边人得用,当初老娘娘怜他多年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赏他个体面差事罢了,现下选婚事已了,也当卸了他的差事,仍让他回御用监去。这主持翻修坤宁宫的事宜,朕想还是向母后讨个得力人来办才稳妥。”
张太后脸上阴晴不定。
弘治皇帝薨逝后,张太后一直不曾移宫。
坤宁宫不仅是她住了几十年住惯了的地方,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权力的象征。
当初没有皇后也就罢了,现下新人眼见确定下来,坤宁宫也当翻修准备皇帝大婚了,确实也该她这太后移宫了。
然,移了宫,在外界看来,也是一种权力交替。
在这样的时候,张家站在风口浪尖上,移宫,也会变成一种暗示。
“皇上欲将哀家移至哪里?”张太后语气颇为不善。
不仅仅是那些朝堂角力,现下,宫里也没有她可心的地方。
这皇城中所有宫室里被整治得最好的一所便是仁寿宫,乃为先太皇太后周氏的居所,张太后因不喜周氏,不肯去住她住过的宫室,先帝殡天时就以孝为名,奉了太皇太后王氏入主仁寿宫。
如今她能挪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