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病因也可能不同,有风寒、风热、暑湿等等细分。
不同的病因,会产生不同的药方。
同一个病人不同时期患的同一种病,会有不同药方。
甚至同一个病人,两个医师同时给他诊断,也会开出截然不同的药方。
千人千方,对么?”
邱枫点头:“是。”
“这就是问题所在。”
李昂说道:“优秀医师,比如太医署、尚药局的直长、奉御们,
对医理理解深刻,
观察病人症状,能高屋建瓴,细致观察,反复论证。
即使他们得出的结论不同,辩证过程有所出入,最终用药都还是有效的。
但,任何领域,杰出之人都占少数。
辨证论治的优秀门槛太高,不仅要饱读医书,长久时间,积累经验,
还需要极强的逻辑推理能力,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不是简单看些医书、背诵一些药方就能行。
许多庸医,或是天赋不够,或是思维不缜密,或是没有心气,
照本宣科,纯靠经验,看到什么症状就用什么药。
咳嗽就化痰止咳,拉肚子就护肠止泻,上火就养阴清热,以至于误诊、错诊,
病患稀里糊涂得病,稀里糊涂吃药,稀里糊涂耗尽钱财死去。
更别说还有那种满脑子只想着怎么捞钱之辈。
以至于百姓得病了,不敢找医师,被迫抄写菩萨经、劝善经来祈福。”
李昂摇头道:“我曾经听过一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