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学界内不承认他的地位。
但是,两个学界却不能一脚把他踢开,反而要摆在重要的地方。
这就是考古历来的优势。
现在元霄说什么,说考古也离不开自发研究。
这等于抬高了研究者的地位。
“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元霄解释,“其实道理很简单。
我们考古者可以发现理论,发现科技。
但是这些技术的深度解读,离不开各行业的研究者。
只有技术理论被研究透了,我们才能说,掌握了这一项的科技技术。
同学们可以想一想,是不是这样的道理。
如果大家可以接纳我的观点,那么未来转身投入科技研究的行列,坐在实验室或者书桌前,解密考古发现的各种理论,是否我们也可以认为,这也是伟大的贡献。
哪怕最终的结果,付诸流水,然而曾经的努力,并不代表它不存在。”
全场掌声雷动。
尤其是侯嘉锡迈克尔逊这样的,他们就是元霄口中的“研究者”。
元霄并没有贬低研究者的地位,反而认为,科技的未来掌握在他们手中。
对于考古界而言,这可是大逆不道的发言。
关键是元霄其实算是考古界的人士。
有同学就举手了:“元老师的话,很有道理。
那么我想问一下,作为考古界的一员,元老师为什么会有刚刚的想法呢。”
说的很好,元霄在讲台上鼓掌。
“正因为我是考古界的一员,对于研究者才更加推崇,”元霄谦虚,“我的元素周期表,没有比如侯院长带领团队的验证,很多新元素的发现,是无法证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