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劣币驱良币的窘态

作者:二八大杠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这一点,从他在国内都没有注册vcd的专利,就可以看得出来。

不然的话,前世的万燕是不会死的那么惨。

至于钟大龙的话,他自然知道专利的作用。

复读机一出来,他就在国内注册了专利。

只不过,他没有什么私心,并不是希望靠着专利赚钱。

为了让这些企业能够更快的生产出复读机,同时不愿意给企业增加成本,他甚至主动的放弃复读机的专利权费用。

之后电视台对钟大龙采访的时候,钟大龙的理由也很简单,如果不放弃这些专利,复读机就不能尽快的生产上市。

只能说钟大龙这个人是那种典型的国士做派,高风亮节,真的就是一点私心都没有。

可惜的是,钟大龙的这份好心,被国内企业利用了起来。

他们因此打的头破血流,让整个复读机市场都面临绝境。

前世,复读机是在九八年被一些企业发掘出来。

就在当年,复读机整年生产量是五十万台。

这五十万台,面对华夏庞大的市场,可以说是转眼就卖光了。

毕竟华夏的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方面是很愿意投资的。

这些复读机的价格虽然不便宜,但总是能够负担得起的。

尤其是英语学习在学业当中占有的比重极大,所以哪怕是咬一咬牙,很多家长都愿意给孩子购买一部复读机。

这样一来,很多企业就看到了复读机的潜力。

到了九九年,国家教委正式宣布,今后我国大中小学生的外语教学考试,将侧重于学生的口语听力综合水平。

这样一来的话,可以说让复读机直接走到了所有华夏父母的面前。

这个政策的春风,让复读机迅速的打开了市场,很多人都看到了里面的巨大商机,并投入到复读机轰轰烈烈的生产中来。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个政策颁布后,复读机五十万的初步市场,瞬间就扩展到了千万级别的成熟市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