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易放下手里的单筒望镜,笑眯眯的问张三正:“怎么样?有信心今日之内,全取此城么?”
张三正并没有马上回答,他仔细的想了想,这才笑道:“禀皇上,臣有把握今日之内破了此城。”
李中易点点头,笑道:“蜀军三万余,我军才两万余,你就敢围城。嘿嘿,即使破了此城,逃出城去的溃兵不会少啊,如之奈何?”
张三正心里明白,这是皇帝的随即考查,他胸有成竹的说:“即使城里守军战斗力比洋州的蜀军高一倍,臣也有把握聚而歼灭之。只是,那二十门6磅火炮,连同李永堂在内,都必须听臣的调遣。”
李中易笑了,张三正其实说的比较保守,显然没有骄狂到忘乎所以的程度。
客观的说,单以战斗力而论,如果契丹人是100分的话,汉军至少是105分,而洋州的蜀军充其量也就是20分的样子。
“那好吧,此战继续由你总指挥。”李中易向来洒脱,也很舍得放手锻炼手下的重将。
见李中易背着手下了指挥车,张三正不由眼眶微红,碰上如此知遇之主君,他焉能不誓死效忠?
在汉军之中,属于方面之将的高级将领,也就是杨烈、刘贺扬、廖山河、宋云祥和马光达而已。
张三正有理由相信,伐蜀之战过后,方面之将的名单上,必定会添上他的大名。
李中易也确实想锻炼锻炼张三正,将来北伐时的方面之将,再怎么样也不会嫌多。
更何况,张三正是李中易的心腹之臣,他如果经得起考验迅速的成了方面之帅才,李中易的收获又怎么会小呢?
自从6磅及12磅的火炮诞生之后,汉军发起的攻城战,也就容易了许多倍。
李中易把指挥权交给了张三正后,扭头迈步就回了他的中军大帐。
“禀皇上,京城发来的急脚递。”亲将双手捧着一封插着鸡毛的密信,递到了李中易的手边。
李中易拆信一看,不由笑了,这是左子光发来的密报,事关大汉长公主甜丫的婚事。
甜丫虽然是李中易的嫡亲妹妹,可是,在薛太后和李达和健在的情况下,他也不怎么好插手甜丫的婚事。
俗话说的好,宁拆十座庙,不沾一桩婚!
不过,在李中易的眼里,河南王家绝非良配。
一般而言,越是所谓的世家名门,就越是外表光鲜,内里肮脏不堪。
据李中易所知的消息,河南王家的现任家主,和《红楼梦》里的贾珍一样,都有臭不可闻的扒灰行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