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直到这时,他还没有动崔守业的意思。
直到下一份供状印入眼帘,李治轻咦一声:“刑部员外郎宋慈是谁?”
武后跟搜索引擎似的,眼珠转了转就道:“此人拍马迎上,任位六载,毫无建树。”
李治再看罪状,立刻明白了其中蹊跷:“崔守业为李思冲遮蔽罪行,为了掩人耳目,特意选了这个徇私而进的废物?好啊,好啊,他竟然也参与到了江南案中!”
此时再转回崔守业的问罪名单,李治眼里顿时闪烁出杀意:“这是知道朕不会罢休,才故意抬出这些人来顶罪,朕重立内卫,是为出战吐蕃,崔守业的心中,可还有半分国家大局?”
武后开始助攻:“陛下,崔侍郎毕竟是阁领,对谣言之事也并不知,此次便饶恕他吧……”
李治受此提醒,顿时眯起眼睛:“媚娘,你说崔守业对于谣言真不知情么?相比起李敬玄,这老物为保自身,更敢散布这等谣言,因为我们不会疑他!”
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看谁都是嫌疑人。
何况崔守业这种本来就有动机,家族势力也很大……
哦,还有关键一点!
李治冷声:“崔守业想当宰相很久了吧,如果李敬玄被罢相,他岂不是很有机会?”
武后恍然:“陛下圣明,如此想来,不无可能,只是此事难以查验……”
李治一摆手:“不需要查了!”
以上确实是纯粹的猜测,不过关系到自己的名声,疑罪也是从有!
你污朕名声,朕诛你全家!
何况云丹之案如此之大,单单杀一个平民商贾,哪怕姓窦,都不足以平息怨恨。
这个时候崔守业撞上来,可太合适了。
帝后内部商量完,李治给此事定性:“崔守业身为内卫阁领,负稽查之责,朕深信之;刑部掌律令刑法,刑部侍郎执宪纠察,更是要职!然此人贪赃枉法,徇私至此,若查属实,乃祸乱邦国之罪,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不过他看向下方一直沉默的李彦,又温和的道:“元芳,崔贼乃你上官,你审问他确实有不妥之处,你可愿朕换人?”
此言一出,连武后都有些诧异。
当年李治对李义府何等宠信,都没有这般为臣子考虑过,如今真是破天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