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最后一次的通信地址是中大。
中大是什么地方?是大学,是名校。
似乎这一切都在佐证“三月”是个老师。
不过她们都是干文学传媒的,接触过各种人,见过各样的事,应变能力和接受能力都超强。
以至于“三月”是不是学生?虽然觉得不可思议,但也并不是完全不能接受。
什么叫天才,就是敢于打破传统,打破大家固有思维的人。
人民文学早就把“三月”定位于天马行空的天才文学创作者,似乎年轻一点也不过分。
四人寒暄一番,张宣就问:“陶女士,你们吃过早餐了吗?”
陶歌望着这张年轻面孔,坦诚笑道:“大雪天为了赶时间,来得比较匆忙。”
懂了,什么来得匆忙啊,就是饿了。
张宣随即发出邀请说:“小镇离我家还有十里山路,大雪天车子进不去,等会得走一个多小时,消耗体力。不如先去我镇上的叔叔家里吃顿便饭再赶路?”
“好。”
入乡随俗,客随主便,再加上陶歌一行人早就饿坏了,自然欢喜应允。
饭是在杜家吃的。
面对人民文学一行人,老杜一家都比较隆重。
杜克栋亲自下厨,做了8个好菜。
艾青和杜静伶也是破天荒地放下了傲娇性子,热情地帮着招呼。
伍国瑞就不谈了,终于把良好的家学体现了出来。接人待物上,初次见面城里人和城里人更容易找到共鸣。
由于有要紧事,这顿饭吃得热闹却又简短。
饭后,众人来了一张集体照,陶歌一行三人把桑塔纳停在杜家后院,就跟着张宣出发了。
望着逐渐远去的四人,望着张宣和陶歌不拘束地交谈样子,杜克栋开心地拍了拍小女儿肩膀,然后哼着小调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