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达成临时师徒关系

作者:大酒坛子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药童又简单地跟她沟通了几遍,才转述给老药王:“孙老,她说少年是为了救她们母女才受的伤,如果药材不够她还能继续去挖,希望不要收下玉佩。”

通过这一个多月的财富积累,穆歆对金石玉器的价值有了初步的了解,扫一眼就看出这玉佩成色极佳,绝非凡品,怎么也得是百两黄金往上。

少年看起来消瘦摸起来却很精壮,皮肤黝黑,手心有厚茧,衣服上看得出陈旧和磨损,像是刚够温饱的猎人。

“那些药材不仅够付诊金,还有富余。”穆歆取出十几两碎银放到小女孩手里,“这是剩下的钱,可以买些肉给他补补身体。”

药童听的肉疼,他们回春堂的玉真散可是很贵的,但这少年的师父是连掌柜都敬重万分的孙老大夫,也只能按照他的意思转述。

又是双方艰难的连蒙带猜,穆歆见药童接连换了好几个手势表达买肉吃,忍俊不禁地转向老药王:“师父,这是什么药,贵吗?”

“连石斛都不认得,就敢跟人说有富余。”老药王嘴上嫌弃,眼神却透着满意,“石斛生长于古树和石壁之上,价格不菲,但炮制后就没多少分量了,这里顶多够换半瓶玉真散。”

“估计是有人去部落收过石斛,这名女子才知道挖来换药。”

“那受伤的少年还需要再服用玉真散吗?”

老药王取下银针,搭上少年的手腕:“还需再观察两日,不再高烧即可按寻常外伤治疗。你也来,感受下脉象。”

母女二人对着穆歆千恩万谢,此时见老药王还叫她去给少年把脉,更是钦佩不已,在她们部落里,只有地位崇高的大巫才会看病。

穆歆对金疮痉不了解,听方才老药王的话,大概率就是破伤风的意思。求医的部落女子对药材一知半解,她只帮这一次,不能给她们留下错误的价值判断。

一个勇于救人的少年,一对知恩图报的母女,穆歆对三人的印象都不粗,搭上少年的脉后,悄悄输入异能加快外伤痊愈的速度。

“怎么样,有没有发现与常人的不同?”

穆歆只能形容出脉搏虚弱却急促,间或有不明显的凝滞,感觉除了发热的炎症和被抑制住的痉挛外,还有点别的什么毛病,反正一并给治了。

老药王对穆歆的回答给予认可后,想起了正经事:“乖徒儿,你现在住哪里?”

“宁兴坊白宅,刚来投奔远房表叔,没想到能遇上师父。”穆歆一边暗示老药王,一边强化药童对自己的印象。她还不确定要在南疆留多久,出门最好有个正经身份。

药童果然知道五丰粮铺的白东家,羡慕地瞄了一眼穆歆:“原来是白员外的侄子,难怪出手如此阔绰。”

就算玉真散记在孙老的账上,刚给出去的十几两银子也不是一笔小数目,他做学徒这么些年都没攒到二十两。

穆歆客套地摆摆手:“哪里哪里,前些天还差点饿死在路上,多亏叔叔心善仁厚,这才有了点相助他人的余力。”

“既然遇上了,刚好带你去看看药田,新麦种也被人种下去了。”老药王说到新麦种的时候,表情有一丝不自然,似是想笑又似觉得丢脸。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