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次事件的舆论也就吵得越来越凶了。
舆论是可以左右太子决断的。
这次的出题,就证明了这一点。
那些否定新政的考生,在家族和各种支持力量的帮助下,开始把新政的实行与否,推上了风口浪尖上。
“实施新政必将亡国!”
“太子年少啊,若不是奸人把控朝政,太子也不会做出如此糊涂的事儿!”
“这奸人指的是……?”
“呵呵,除了镇国候这个死太监,还会有谁是奸人?”
“嘘,你小声点,若是传到镇国候的耳朵里,那你下场可就惨了!”
“有什么好怕的?让他来抢我的家产啊?什么狗屁新政?就是借用的朝廷的名义当强盗罢了!太子若是不诛杀镇国候,必将天下大乱,”
京城茶馆里,一名肥胖士绅扯着嗓子破口大骂!
他旁边,另一名干瘦的士绅,因为胆子比较小,对于胖士绅的发言有些许畏惧。
然而他们的对话,很快就引来了周围人的注意。
众人不仅没有无视,反倒还兴奋地加入到讨论中来,而是他们的看法一样。
太子所谓的新政,就是强盗行径。
我凭本事挣来的钱和土地,怎么能分给那些贱民?
他们本就一文不值,还要割老子的血来喂饱他们不成?
由于太子的地位太高,又因为正值科考的原因,许多人不敢将矛头直接对准太子。
因此,镇国候赵小乐,就成了太子的替罪羊,遭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讨伐。
声势越来越大!
这正是三皇子愿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