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闱结束了。
第三场考完后,有人欢喜有人忧,虽然最后的结果只有放榜才知道。
却有人已经迫不及待了。
他们急于知道自己的成绩,或者说,想让自己的成绩更好,除了走关系送礼外。
还有一件事儿也被推上了舆论的高峰,就是关于太子新政的问题。
若是通过舆论把新政否定了,那些答题反对新政的考生,无疑更加受益。
而答题支持新政的考生,这次考试肯定要吃亏。
通过舆论,进而给朝廷施加压力,让朝廷被迫做出决断,在三皇子和宰相等人的暗中推动下,太子的局势一直很被动。
考试结束后,第一天的朝会上,吏部尚书王元,就把此事禀告了太子。
王元出列后,递上自己的奏折,“民间舆论甚嚣,举国士绅抵京,无数鸿儒抨击,如今满城非议新政之声,臣请殿下下令,禁止此等非议!”
“新政乃是国策,如何允许民众议论?长此以往,定然有损朝廷威严!”
太子没有立即回复,反问其他官员,“诸位怎么看?”
恒候出列,回禀道:“殿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禁而无功,有损殿下的威名!王大人之言非为殿下计也,实包藏祸心,臣请杀之!”
王元面色大变。
什么玩意儿?
这恒候怎么说杀人就杀人?
这就想搞死我了?
按理说,到了王元的这个等级,是不会直接上这种奏折的,会让手下的小弟先趟趟水。
形势对头了,他再跟着上书。
自古伴君如伴虎,你甚至不知道皇帝今天心情好不好,一句话可能平时说了没事儿,皇帝甚至哈哈大笑。
若时机不对,你上去抖一个机灵,当时皇帝心情极度糟糕,那当场就喝令把你拉出去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