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根本不算是乐评,除了吹牛也没什么实际内容,而且何沛媛也看出来了,秦老师他当然多少会给杨主任留个面子,难听的真话肯定不会收集的。
对于不用翻译的那些内容,何沛媛还是保留了基本的尊重和信任,但是也觉得跟男朋友没啥关系,那些华人肯定是因为《我的祖国》才热泪滚滚才骄傲自豪。
什么什么?有超过六分钟的掌声?观众还一次又一次向作曲家致敬?何沛媛对这位吹牛的同胞演奏家也失望了,不对,肯定是杨景行在借别人的名誉说谎:“……你保存好,拿回来给我看我就信你!”
杨景行好笑:“不用,明天你就看得到报道,今晚上。”
“好!”何沛媛对自己的判断非常有信心:“没有怎么办?”
杨景行豁得出去:“没有我就不给你带礼物,有你就不准拒绝。”
男朋友好狠呀,何沛媛似乎犹豫了,然后还是硬气:“行,你说的!那你说有几次跟作曲家致敬。”
杨景行说:“也没几次,两三次。”
何沛媛要求严谨:“两次还是三次,二和三不分吗?”
杨景行只能尽量以旁观者角度向女朋友客观中立地描述一下两个小时前艺术中心的情况:“……一会看前面一会又转过来,有些人转过来有些人没转过来,我回礼回了两次。”
何沛媛认定:“那就是两次,还一次又一次那么夸张。”
杨景行不要脸:“一次又一次就是两次。”
“那谁都可以说一次又一次了。”何沛媛简直为行业陋习操心,再想起来:“当时……文团他们在干嘛?”
杨景行说:“跟大家一样。”
何沛媛难以置信:“他也一直鼓掌呀!?”
杨景行也不确定:“不知道他休息没,估计没有,今天挺积极的。”
“当然积极。”何沛媛沉吟一下:“你应该先跟唐青打个招呼听听他的看法。”
杨景行多高端:“作品已经完成,看法什么的就不着急了。”
何沛媛又批评:“你少站着说话不腰疼,如果没这样呢?我看你急不急!”
杨景行嘿:“老婆说得对,我以后注意。”
“然后你就……算了。”何沛媛突然想起来:“几点了?十二点零八分。你饿不饿?还能叫吃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