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年要在弯弯开200家??估计那几个家伙又该借贷发展了。
等阿珍跑去安排这些时,他又对章敏道,“打给万家老刘,让他挑选一批中低层,受训后派去弯省大扩张,都要升职加薪的。”
………………
长实。
此刻已经不是李抄人一个人在坐着,郭秉湘、赵世曾、王得辉、李照基等大佬都在。
一群人抽了会雪茄喝喝红酒,赵世曾才开口道,“几位,港股这样一直跌,也不是办法啊,没有股民投资,我们哪来的钱去发展?”
上市,集资,利用股民的钱来发展自身企业,才是王道。
可从去年12月开始,大家的地产集团包括其他企业,股票一路下跌,各个都开始身价缩水了。
一开始大家觉得无所谓,毕竟外汇市场里你和美资、英资、德资包括日资斗来斗去的,一不小心就是血亏,一旦亏大了,之前多少人投资给你,之后就会有多少人闹腾。
股价跌一两个月无所谓。
但这才一个多月,听说绝大部分跟着赵东淮一起发财的,都是赚大发了。
然后?更多人,不止第一批投资者想要投更多,原本还在岸上旁观的,也纷纷想下场了。
87年股灾之前,全港买股票的市民遍地都是,否则也不会有股灾之后那么多人跳楼,跳海了,鼎鼎大名的港剧(大时代),映射的不就是股灾么?
现在海量市民投资进股市的资金离场,被坑最惨的自然是上市市值最高的那些大集团。
一旦地产集团缺钱,那可就嗨皮了,你以为多少地产集团是建好一栋大楼,卖光了,钱都收到手了才继续开发下一个?
大家玩法都是银行借贷买下地皮,还没开建就卖楼花,收一波钱再用项目找银行继续借,继续买新地皮,还没开建继续卖楼花……这是击鼓传花的游戏。
集团市值和身价暴跌时,银行一看,我艹你这不是有大危机了?还钱??
伴随赵世曾的话,李抄人极度无语,“不止,我让人收集来的消息,这一波姓赵的狂赚市民好感度,不少市民私下里都叫嚣着,姓赵的怎么不开地产了……”
“不然他们刚好可以把赚来的钱,去他的公司买房。”
王得辉一脸惆怅,“那个周惠敏买了华人置业,还一口气买了邵奕夫的四家龙头戏院地皮,等新院线正式推出,华人置业只要把四个龙头戏院会拆除,改建为写字楼商业大厦的消息公布一下。”
“华人置业就不是10亿港币的市值了,翻三四倍都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