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当他穿上行头之后,真正的站在舞台上,你就能感觉到业余和专业的差距了!
别的不说,老生演员上台基本上都要穿厚底靴子。
这种厚底靴子,下面的底少说一两寸,多了还有三四寸高的,一个从来没有穿过厚底靴子的人,穿上之后,就跟踩在云彩上没有区别。
还有戏服,髯口,盔头,业余的演员,别说其他的,就单单一个勒头,没有练过的,就能把你勒吐了!
但是,对于经常上台表演的演员来说,这种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所以,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到了林牧的身上,毕竟林牧才刚刚二十出头,演出的机会可以说非常的稀少!
不过,让大家惊讶的是,林牧换上行头之后,身上的那种感觉,显得更加稳重了!
真的是好苗子啊!
于智魁等人就坐在下面,看着他们的彩排,不时的点点头,交流一下意见!
一场彩排完毕,演员们到后台,稍微的垫吧一点东西,这个时候,不管再饿,也是不能大吃大喝的!
饱吹饿唱,这句话,一点毛病都没有!
具体是什么原因,众说纷纭。
但是,林牧当初在老家遇到过一个吹唢呐的,聊起这个问题的时候,这个吹唢呐的想了想,说道,
“吹唢呐要憋气,把气都存得好好的,一点也不能跑,送进密密眼儿里。”
密密,就是哨子,插在唢呐尾部含在嘴里的口笛。
“这样才能吹响,然后,就得使劲往回吸肚子,才能给这口气鼓上劲儿,你肚子里吃饱了,本来就占地方,所以鼓气的时候就省劲儿。”
虽然话糙,但是理不糙,其实他的意思就是说,用腹肌收腹,饱胀的时候,用力不需要太多就能达到效果。
“唱戏唱曲不能憋气,相反,要让气顺起来走起来,同样是往回吸肚子给气流鼓劲儿,吸多大劲儿、吸多少,得跟着调儿走,肚子是个调节器,调节嘛,宽宽松松才好调度,吃饱了塞得满满的,没有活动余地了,唱出来都是直的,也没法拖得很悠长,不好听。”
当时林牧听了这位吹唢呐的说了之后,一下子就如同醍醐灌顶一般。
后来,林牧回来问了老师,老师表示,正经的唢呐演奏里的胸腹式混合呼吸法,而唱戏用的是腹式呼吸腹腔共鸣法。
林牧想了半天,还是觉得那个吹唢呐的说的能听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