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不同食材适合烹饪哪些菜肴。”
这位食材鉴别课老师更直接,一出现,那是一句废话都没讲,直入正题。
说完,原本还是厨房模式的那个培养空间,立刻就变了模样,变成了一个超大型,几乎看不到边际的菜肉市场。
而那位老师则是拉起丁云的手,从第一个菜摊子走起,边拿东西边解说:
“你看,这一小片全部都是黄瓜。
黄瓜的挑选需要根据用途来,如果是要做炒菜,比如说黄瓜炒鸡蛋,或者黄瓜鸡蛋馅的饺子的话,那么就要挑稍微老一点,但是又不是特别老的黄瓜。
就像这种,比擀面杖略微粗一些。
尾部的花朵已经完全枯萎。
同时还得注意下半部分,黄瓜籽比较多的那一块,千万不能比上半部分粗太多,一定要是相对匀称的,粗太多了的话,就意味着这根黄瓜有些太老了。
里面的籽基本成型,口感不好。”
“如果是拍黄瓜,或者直接吃,那就一定要挑嫩的,但也不能太嫩,比如说这一根,只有半根擀面杖粗的黄瓜就有些太嫩了,虽然黄瓜越嫩,里面的籽越不成形,但是太嫩的黄瓜吃起来会有一些轻微的涩感,这是会影响口感的。
横截面两厘米左右的就恰到好处。
尾部花朵勉强饱满,并没有完全枯萎,瓜身细刺绵绵,同时瓜的结缔部分鲜嫩,摘下来的时间不能超过六小时。
当然,我不是说一定要六小时。
黄瓜这一类的蔬菜,其实是越新鲜越好,但是正常买菜是不可能买到刚摘下来的,所以以六小时为限定最佳。”
“另外,就是不同品种的问题。”
“这是美田黄瓜,适宜……”
“这是傲绿秋瓜,适宜……”
“这是露地黄瓜,适宜……”
……
好家伙,就一会功夫,那个老师便给丁云介绍了六大分类,一百七十二种不同的黄瓜品种,并且分析了口感,挑选标准以及更加适宜做什么菜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