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接待越飞委员的是一位师政委,送越飞到边境的时候,忍不住咒骂起东北政府来。
“那些该死的中国人给白军提供了无数的武器,从步枪到火炮都有。我们每攻下一块阵地,都能缴获大量的武器弹药!委员同志,中国是我们的敌人!”
见到了这么多伤员,越飞委员能猜想到战局并不轻松。高尔察克曾经兵败如山倒,上百万人为了避免与红军作战,冒险穿越了几千里的冬季道路。
现在白卫军能够给红军造成这么巨大的伤亡,东北政府的提供的武器弹药是非常重要的原因。而且白卫军现在守住了一条战线,这条战线依托发源自中国的松花江,西起中俄边境,东到日本海,红军已经被战线挡住了。
就在越飞同志考虑着要如何与何锐谈的时候,就听师政委继续说道:“委员同志,我们若是直接进入中国境内,从侧后方发动进攻,可以很轻松的击败白俄军,请……”
“住嘴!”越飞立刻阻止了红军师政委的建议。
师政委并没有被这一声吓到。他悲愤的继续说道:“委员同志,现在的局面,是中国军队与白匪们一起对抗我们啊!”
越飞没有多说什么,甩开红军政府就向前走。船已经准备好了,越飞登上了船。然而红军政委并没有因此停下,他继续喊道:“委员同志,您能让中国同意我们的要求么?”
越飞知道,东北政府绝不可能同意此事。如果易地而处,苏俄也不会同意外国军队通过俄国的领土发动进攻。对于任何强国而言,这都不是能接受的事情。
船越走越远,已经听不到红军政委的声音,越飞甚至有些庆幸,至少现在红军并没有提出吞并中国东北,建立黄俄罗斯的思路。只要这样的言论出现在苏俄报纸上,就会立刻激化矛盾。
苏俄的局面已经非常糟糕了,除了北冰洋地区还算安全些,其他地区无一例外都面对着巨大威胁。相较所有邻国,何锐已经是最温和的一个。便是如此,何锐也已经夺取了中东路,把俄国在外蒙的力量彻底清除。并且给高尔察克军队充分的武装。如果何锐派遣军队进入俄国作战,其威胁会让新生的苏俄政权彻底动摇。决不能让这样的局面发生。
这一路上,越飞透过火车车窗看向外面的东北。只是两年多没来,越飞发现车窗外看到的世界竟然发生了很大变化。村落的密度明显增加了,而且一片片的树林也增加了。从树林的整齐程度看,这些树林都是人工栽种的。也就是说,东北土地开发程度比两年前增加了非常多。
不仅是树林,牧场的数量也在明显增加。远远就能看到树林缝隙中,在草场上吃草的牛群。而且看到的东北并没有发生战争,一切看上去都那么的和平安逸,与正在进行大规模战争的俄国有着天壤之别。
到了沈阳,一出火车站,越飞委员就见到了大马路上出现了电车。这绝对是最近才出现的,上次越飞经过这里的时候,热闹的火车站前面的马路上行走的都是马匹和为数极少的汽车。
电车里面满满的都是乘客,街上人们的穿着也比之前好了很多。尤其是那股朝气蓬勃的感觉,让越飞同志感觉到了东北正在发生的变化。
不过何锐并不在沈阳,接待越飞的外事厅厅长告诉越飞,何锐正在地方上视察,会在两天内回来。这两天正好请越飞同志好好休息一下。
不管越飞是不是觉得何锐这是在玩下马威的把戏,事实上何锐是真的在地方上视察。更准确的说,何锐正在视察完成了这一轮对日作战演习的部队。
演习不是演戏。既然是要对日作战,部队要针对日本军队的作战编制进行各种针对性训练,此时何锐正在8军视察。按照计划,对日作战要使用100万兵力,一个军三个师,4万人左右。东北军的编制已经编组了25个军。
以解放军的特色,1、2、3是不给与军级编制,所以部队是从第四军开始,一致排到28军。
军长和政委陪同着何锐先视察了部队平日的训练,何锐一直没吭声,等看完了大概,何锐才开口了。指了指前面的一个排,何锐命道:“现在就开始挖掘平原地区与日军作战的防御阵地。”
军长听到命令后也不多说,立刻下令,“2师长,命令你的部队执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