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海参崴人道主义行动(六)

作者:绯红之月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此时,日本东京的日本参谋本部也在针对何锐的表态进行讨论。这个表态并非何锐针对白俄的表态,日本军部都对白俄失去了信心,接受了白俄自生自灭的结果。

永田铁山本人是期待前往欧洲做驻外武官,但是参谋本部,陆军省都认为这样的人才不能优哉游哉的在欧洲进修,所以任命永田铁山在军事训练部门工作。

这次会议又把永田这位中佐叫来开会。将官们对于险些开打的直皖战争进行了讨论。皖系段祺瑞虽然名声卓著,但是直系军阀失去了首领冯国璋之后并没有在意与冯国璋起名的段祺瑞。如果不是没有得到英国的明确支持,并且遭到了日本方面的严厉警告,现在只怕直系军阀就已经对皖系段祺瑞发动了进攻。

从日本的角度,如果没有何锐这个因素的话,日本其实乐见直皖之间发生战争。只要爆发战争,日本是可以要求直系军阀接受日本在山东的特权。而且日本方面其实已经向段祺瑞提出过,只要段祺瑞全面承认日本在山东的特权,日本愿意支持段祺瑞。

然而段祺瑞果断的拒绝了日本的要求,并且给了日本方面这样的回答,‘何锐不过三十岁,尚且能收入中东路,为中国收回利益。老朽今年五十有五,便是立刻死了,也不算夭折。知天命之年,若是还出卖中国利益,死后见了先祖,竟然不知该如何言语。’

中日两国都是祖先崇拜,段祺瑞这话已经极端明确的表达了他的态度。而且日本方面分析后认为,段祺瑞是在直白表达了他有信心得到何锐支持的态度。

所以讨论一番,日本参谋本部认为何锐最近在国际上搞出这么多事,其目的不在国外而是在国内。通过‘人道主义援助’在欧美获得名声,如果此时的何锐遭到日本主动进攻,何锐无疑能得到舆论支持。

但这还只是一件小事,日本参谋本部以及陆军省都担心何锐会趁着直皖大战爆发,在段祺瑞战败的时候出兵关内,占领中国北方。一旦何锐达成这样的目的,日本方面即便出兵介入,只怕都无法阻止何锐统一中国。

偏偏何锐一言不发,而且保持着极为克制的态度。这态度对于日本是最有利的,无论日本干了什么,都不如暗中维持中国现状有利。

日本将校们讨论之后,都觉得很无语。最后参谋本部长上原勇作大将笑道:“何君不愧是陆军大学首席,河合操校长真的是教出了不得了好学生。”

这话既是事实,又全了日军将校的面子,大家只能跟着干笑叹息。很快,将校们的目光落在了永田铁山这位受到器重的日本中佐的身上。

永田铁山并不在意同僚的目光,他知道自己被留在国内,是因为一众军中前辈的期待。既然中国出了何锐这样的人物,也必须培养出能与之对抗的日本年轻精英。

日本年轻精英是一个名单,永田铁山是其中之一,还有一个是被称为浪人的石原莞尔。不过石原莞尔与何锐走的太近,虽然依旧被重视,却不可能让石原莞尔介入到与何锐有关的事务之中。

永田铁山虽然有自己的判断,却一言不发,等着军中前辈们先开口。双方就这么无言的纠缠片刻,参谋本部上原勇作大将说道:“永田君,你认为何君目的何在。”

永田铁山微微躬身,“阁下,以在下考虑,何君是真的不在意直皖间可能爆发的战争。即便直皖爆发战争,只要帝国出兵,何君所有努力都会无疾而终。所以在下认为,何君当下整军经武,目的是要主动与帝国开战。只要能够削弱帝国,何君挥军南下,自然所向披靡。以何君的见识,他不可能舍本求末,玩弄些小把戏。”

这并非永田铁山第一次说出这样的判断,所以参谋本部的将校们已经不再感到惊愕。从道理上,永田铁山说的是堂堂正道。但是何锐以东北之力挑战大日本帝国,从现实来看完全不合理。即便何锐堵上一切也不可能击败大日本帝国。

听了这话,参谋本部会议室内只是传出几声轻笑,并没有人接腔。连参谋本部长上原勇作大将也只是笑了笑,甚至没有对永田铁山的看法做出评价。而是继续其他关于东北亚局势的讨论,“美国想在华盛顿召开会议,邀请了诸多国家,包括我们与中国。我担心政府会在会议上因为美国的压力对山东利益做出让步……”

参谋本部会议结束后,永田铁山直奔陆军大学。到了学校,正好是下午下课时间。日本陆军大学乃是绝对的精英教育,其规模并不大,平均一年只毕业五六十人。教官们其实相当轻松。眼见石原莞尔腋下夹着课本走出教室,石原莞尔向石原莞尔打了招呼,“石原次席,你好。”

石原莞尔见到是永田铁山这么打招呼,忍不住笑道:“次席,日安。”

何锐是第一名毕业,也就是首席。而永田铁山与石原莞尔都是他们各自那届第二名毕业,乃是次席。只是这么一个招呼,石原莞尔就知道永田铁山要讨论的乃是何锐。

现在是冬天,永田铁山与石原莞尔吊着东北产的四平牌烟卷,漫步在学校的雪地上,两列脚印在两人身后延续。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