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的太学生虽然不舍,但也知道宁复需要休息,而且现在也到吃饭的时间了。
于是太学生们纷纷离开大讲堂,等到没有外人时,宁复与李格非等人立刻上前向赵煦和章惇行礼。
“不必多礼!”
赵煦说着看向宁复。
“宁复,你的表现真是让朕出乎意料啊!”
“臣读书不成,对杂学倒是有一些研究。”
宁复实话实说,但听在别人耳中,却像是在自谦一般。
“你就别谦虚了,朕让你来太学读书,结果这才一天,一个学正,两个博士就举荐你为博士,朕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赵煦笑着看向宁复,随后再次问道。
“下午还有课吗,你打算要讲几天?”
“启禀官家,下午还有课,因为太学生们反响强烈,所以我与清平伯商议,要连讲三天。”
李格非这时抢先回答道。
“很好,给朕留个听课的位子!”
赵煦当即吩咐道。
午饭过后,宁复再次开讲,赵煦也如约而来。
这次宁复没有讲新的大洲,而是开讲大宋海外的一些临国与岛屿,比如高丽、倭国、南洋等地。
赵煦与太学生们对这些地方并不陌生,却不像宁复了解的那么详细。
比如宁复将一些倭国现在的局势,以及南洋矿藏的情况详细的讲了一遍,让赵煦等人对周边的形势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
整个大讲堂只能容纳三四百人,所以宁复在讲课时,下面就有人快速的笔记,每隔半个时辰,就会将笔记传递到外面。
外面等候的太学生们拿到笔记后,立刻有人照着笔记高声宣讲,将宁复所讲的内容尽可能的传递给更多的人。
有些脑子灵活的太学生,甚至偷偷把笔记抄写下来,然后拿到外面,向其它书院的学生售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