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可恨的是,竟然还有不少官员推荐宁复为相,他们的用心别以为朕不知道!”
赵佶再次气呼呼的道。
赵佶很聪明,这点所有人都知道,只不过赵佶却把自己的聪明用到了别处,至于国家政务,在他眼中根本不及自己的喜好重要。
“官家若是实在生气,不如就将宁复也贬出京城,这样眼不见心不烦,也不用怕他日后再翻出什么风浪来了!”
杨戬立刻趁机劝道。
对于挡了自己财路的人,杨戬当然不会轻易的放过,如果能将宁复贬出京城,到时杨戬再暗中指使别人动点手脚,肯定可以让宁复生不如死。
“不行,宁复之前的收复燕云的大功,现在又声望极高,若是将他贬官的话,恐怕会引发更大的乱子!”
赵佶却立刻摇头道。
经过这次圈地的教训,赵佶已经明白过来,哪怕自己是皇帝,也不可能随心所欲,大臣与民间的舆论还是要顾忌一下的。
杨戬虽是个宦官,却十分的机灵,否则也不会得到赵佶的宠信。
所以杨戬听到赵佶的话眼珠一转,接着再次道:“官家,就算现在动不了宁复,也不能让他太舒服了,否则官家的威严何在?”
“哦?你有什么想法?”
赵佶对杨戬也十分熟悉,立刻感觉对方话里有话,当即追问道。
“其实也很简单,官家若是一时动不了宁复,那就从他身边的人入手,比如我听说宁复的岳父就是大理寺卿柳正!”
杨戬提到柳正的名字时,也阴险的嘿嘿一笑。
“嗯?”
赵佶闻言眼睛一亮,当即觉得杨戬的建议十分可行,他可是皇帝,想要抓住大臣的一点把柄简直太容易了。
几天之后,大理寺卿柳正被免职,原因是之前因圈地失去住宅的百姓,曾经有人去大理寺告状,大理寺并没有受理,因此柳正有失职之罪。
这种罪名说起来都有点可笑,因为大理寺不是开封府,一般不会受理民间的诉讼,只有遇到大案疑案之时,才会交由大理寺审理。
之前那些失去家宅的百姓也是病急乱投病,只要是个衙门就跑去告状,大理寺当然也不例外,可是柳正根本无权受理,结果现在竟然成为赵佶罢免他的理由了。
朝堂上所有人都知道,这是赵佶对宁复的报复,也知道赵佶是在无理取闹,于是他们也将目光投向宁复,希望宁复可以做些什么。